中原大化:多管齊下筑牢“雙節”安全防線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為確保長假期間企業生產安全大局穩定,營造祥和的節日氛圍,中原大化按照“精細實”工作要求,全方位、多層次構建起嚴密高效的安全管控體系,為裝置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精細評估,實現風險管控。中原大化建立裝置月度安全評估評價機制,組織各專業管理人員,從“人、機、環、管”四個維度全面分析研判風險。在評估過程中,實現全專業、全流程、全覆蓋,重點關注關鍵裝置與環節。通過量化比對分析,結合裝置運行工況等因素,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并明確責任主體,實施動態跟蹤,及時發現消除潛在安全隱患,有效降低風險系數,為裝置安穩運行提供支撐。
狠抓“三個異常”,筑牢安全防線。中原大化以“三個異常”管控為重要抓手,著力提高全體員工對安全問題的敏感性。在日常安全生產中,實行“日清日結”制度,利用每天的早會詳細通報情況、深入分析異常、跟蹤工作進展、評估風險狀況。針對隨機事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進行分級管控,并明確應急響應流程。當設備出現異常參數時,做好迅速響應和有效處理,及時避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

層層防護,提高裝置運行能力。中原大化實施異常授權決策機制,明確被授權人職責,確保在異常情況發生時能夠迅速、高效處置。同時,將雙重預防體系融入開停車等關鍵過程,全面管控安全風險。推行設備“點檢定修”,深化“五層防護”體系,抓好設備分類分級管理;嚴把檢修質量關,推行作業質量控制卡,確保檢修質量與過程安全管控,切實提高裝置安穩運行能力。
多管齊下,強化作業安全管理。中原大化制定《安全預知風險及隱患收購管理辦法》,提升員工風險隱患敏感性。修訂變更管理制度,明確各環節變更管理。特殊作業實施計劃管理,推行JSA作業安全風險分析,結合安全標準化導則施行“六必須 六嚴格”特殊作業管理法。加強外來人員安全管理,嚴格準入審查,簽訂安全協議,開展安全教育與方案審核,實行安全交底與全程監管,認真落實作業安全風險評估評價,嚴抓現場作業管控,確保各環節安全高效運轉。
數智賦能,提升安全管控水平。中原大化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建設,運用七大數字化應用系統,有效利用5G無人機、AI智能分析平臺、智能安全帽、人員定位和雙認證門禁等,將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治理有機融合,穩步推進“提質、擴面、聯網、增效”。把數字化系統深度融入工藝、儀表控制等,實現差異化隱患排查和風險管控,以精細化監控和管理,讓風險防范更加精準高效,為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