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各行業對危化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危化品生產與物流量也急劇增加。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危化品生產和應用大國,每年通過道路運輸的危化品已經超過3億噸,占年貨運總量30%以上,且呈上升趨勢。近幾年,多次重大的危化品運輸安全事故使行業飽受社會輿論詬病。危化品運輸事故頻發當然不能簡單的歸結為某個原因,但是中國化工報記者在采訪時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多起事故與危化品車輛駕駛員訓練不足密切相關。
縱觀近幾年發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大多數是由人為因素造成,由于駕駛員缺乏安全意識、駕駛過程中隱患被忽視而造成的事故不勝枚舉。另外由于危化運輸的特殊性,駕駛人員若在事故發生時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極易使得事故擴大化、嚴重化。
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危化品物流分會6月發布的危化品物流行業政策調研報告中提到:一方面由于流動性大,外出時間長,駕駛員往往以外出工作為由不參加企業組織的安全宣傳活動,或者找人代替參加安全知識培訓,而企業對其安全宣傳教育往往也只有重特大事故通報、短信提醒等表面形式,無法起到有效的教育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交通安監等部門的教育形式有學習無考試,無法檢驗駕駛員學習成果,而安全知識學習課程等往往外包給駕校等無監管責任的單位負責,無法保證學習質量。另外有很多培訓因條件限制無法對學員開展演練,在發生事故時駕駛人員經常因為沒有采取正確措施錯失搶險時機。
危化品車輛駕駛員的素質和水平一直飽受外界詬病,然而駕駛員水平不夠的責任都應該完全歸咎到駕駛員自身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北京宣愛智能模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曉輝表示:“如果一個駕駛員從一開始就能接受系統的安全培訓,就能從最初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才能讓駕駛員從本質上掌握安全的核心。”
優秀的危化品車輛駕駛員除了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之外,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有關安全駕駛的培訓和教育,只有讓駕駛員通過不斷的訓練,將安全的駕駛習慣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駕駛員的素質和安全駕駛水平自然會得到極大提升。
但是,危化品車輛駕駛員的安全駕駛培訓是需要投入大量物力、財力的,而我國的危化品運輸企業大多都是小型企業,沒有足夠的車輛和資金去滿足駕駛員的安全駕駛培訓,這個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呢?中國化工輕工物資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錢巍說出了四個字:“模擬駕駛”。
對于經驗不足的危化品車輛駕駛員來說,危化品車輛事故可能離他們很“遙遠”,這就導致了他們在遇到緊急情況下不知道應該怎么處理。而模擬駕駛采用智能模擬技術為駕駛員提供模擬真實路況、突發險情的情境式培訓,可以大大提高駕駛員的緊急處理能力。
在北京宣愛的危化品車輛模擬器上,記者注意到,該套模擬駕駛系統將近年來的20余起危化品道路交通事故的現場還原納入模擬范圍。通過這種還原,可以真實呈現出事故發生前道路上車輛的情況,幫助駕駛員融入到事故發生的場景中,訓練駕駛員在事發時的應急處理能力,提高駕駛員處理緊急情況的水平。倘若危化品駕駛員都定期接受這樣故事現場還原的訓練,相信在事故真正發生時,駕駛員會更加從容,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其實早在2004年由交通部和公安部聯合下發的《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中就建議在駕培中使用模擬器。時至今日,汽車駕駛模擬培訓技術的發展也經歷了三代,從最早的意念模擬,到體驗模擬,再到引導模擬,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模擬培訓技術現在已經進入第四代智慧模擬。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司副巡視員謝家舉表示:“中國駕駛員的培訓要從資格培訓轉變成技能培訓,而模擬駕駛正是技能培訓最好的平臺之一。”
(張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