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認證機構DNV GL為鎮海煉化、廣州石化、大連石化和寧夏石化4家煉化企業進行的安全量化評估報告于上周出爐。根據評估結果,雖然4家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各有優勢,但整體而言,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其中,安全領導力和應急準備方面均明顯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20項指標僅不到半數及格
據悉,這4家企業是由國家安監總局選出的煉化行業安全量化評估試點,評估工作從2014年11月正式啟動,2015年12月結束,DNV GL采用了國際安全評級ISRS工具,從硬件(安全設施)和軟件(設備完整性管理、安全管理與人員)兩方面進行評估。
“我們的評估工作組由10~12名專家組成,每個試點評估3周,各挑選4套裝置,評價體系包括領導力、風險評價、風險控制、應急準備、設備管理等15個管理類指標,以及整體布局、危害預防設施、探測與控制設施、危害減緩設施、應急響應設施5個設施類指標,按照國際先進水平,二類指標的合格線分別為70分和90分。”DNV GL咨詢部總經理李助興介紹說。
根據評估結果,綜合分析4家企業,管理類中只有規劃和行政、項目管理、培訓和能力、溝通和推廣4個指標達到或超過及格線,而設施類中只有整體布局、應急響應設施2個指標超過及格線。其中,鎮海煉化在風險管控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探測與控制設施、危害減緩設施等硬件設施類也比較薄弱;廣州石化的安全水平與鎮海煉化差不多,但整體上要低一些;大連石化在4家企業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最大,但其危害預防設施、探測與控制設施在4家企業中得分最高;寧夏石化則在培訓和能力方面領先,尤其是領導力方面的得分在4家企業中最高,被認為是安全水平提升最具潛力的企業。
“整體來看,這4家企業的現場設施設備嚴格按照法規要求進行維護保養,基本沒有太突出的問題,現場目視化管理正在開展中;HSE管理體系健全,架構與油氣行業最佳實踐一致;崗位資質培訓完善,持證上崗比例率高,但是風險意識仍有待提升。如果將這4家企業的各項指標進行最佳組合,也只是能達到全球51個國家的160個油氣設施的平均水平。”李助興指出。
兩大短板:領導力和應急準備
根據DNV GL分析,首先,領導力是這幾家企業最大安全短板。這4家企業管理者的個人安全領導力較為突出,重視安全生產,也能做到以身作則,并且一直不遺余力地推進安全相關工作,個人安全領導力在企業的各個管理階層均有所體現。“但系統性的團隊領導力有待加強,是需要企業通過系統的方法才能逐漸培育出來的。而且團隊安全領導力應貫穿領導層、管理層和基層各個運營界面,管理者應設法建立這樣的系統,培養出一支具有安全領導力的團隊。”在李助興看來,安全領導力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其次則是應急準備。根據評估,4家煉化企業都有應急預案,但現場的應急能力有待提升,演練效果不佳,應急響應設備的日常維護需進一步提升。
“企業經常演練,但班組演練、實際演練步驟與現場處置預案步驟不一致,演練也沒有總結,演練形成的改進措施未跟蹤。而且消防器材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設施,但企業對其保養很不到位。”李助興認為,企業應該根據風險評估成果,識別高風險情景,并鑒定是否有需要編制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識別和確定應急響應人員的資質、能力和應完成的培訓;定期檢查應急裝備與物資的足夠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落實有效的維護保養方案。
此外,這4家煉化企業在風險管控、設備管理、事件分析與學習、人力資源和培訓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也較大。目前,企業都開展了風險管理,但是其系統性、有效性和及時性有待驗證,而且現有的控制措施缺乏針對性,無執行要求和人員,一些關鍵安全設施沒有具體要求。DNV GL指出,企業應建立一整套系統性和結構性較強的風險管控流程,并設定具體目標,最終鑒定其殘余風險是否能夠接受。
而在事件分析與學習方面,4家企業仍然處于事故經驗分享的階段,還沒做到向未遂事件主動學習的水平。DNV GL給出的改進措施是,建立系統性的事故分析方法,以便查找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采用一個較為精細化的分析工具,引導相關人員開展一個較為全面的事故分析。
“總體而言,這4家煉化企業的安全工作細節落實得不夠具體,還需加強;現場一些關鍵安全設施‘帶病作業’不是個別現象,應從根本解決這些系統性問題;而且員工對全面安全管理認識尚有不足,還沒有形成主動積極的風險意識和文化。”李助興說。
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整改方向
對于DNV GL給出的評估結果,4家煉化企業基本認可。“我們是認可這個評估結果的,與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故都能對上號。從評估分數來看,我們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主要是風險管控、變更管理和應急管理3個方面。在2015年,我們確有2起事故是與變更管理相關,1起與應急管理有關。”鎮海煉化副總經理朱曉東說。
廣州石化副總經理田宏斌也對評估結果表示了認同:“這次評估比較準確地用定量的方式找出了我們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和短板,比如我們風險管控的得分比較低,跟實際比較吻合。通過這次的評估,對全員安全管理理念是一次提升,強化了安全全員化意識,而且定量的評估方法對改進很有幫助,很直觀。”
鎮海煉化是接受評估的第一家試點企業,所以該企業在2015年已經對照評估結果進行了整改。“我們在風險管控方面開展了HAZOP分析,并通過制度化來落實;變更管理這個概念以前是模糊的,我們因此請了DNV GL的專家來對員工進行講解分析,明確概念;同時,我們在應急管理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朱曉東介紹說。
前不久剛剛結束評估的寧夏石化也制定了改進方案。寧夏石化副總經理吳慶善表示,公司將從系統上去抓安全。一是抓領導力,抓安全戰略;二是抓全員,包括承包商;三是抓風險,對照這套量化評估思路,讓公司每個人都在工作中捋一捋安全隱患。
國家安監總局總工程師王浩水則要求,企業要應用好評估結果,全面提升化工安全的科學管理方法。首先,要正視差距,正視全行業依然存在的安全生產壓力;其次,要加快推廣,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可自行開展定量化評估,新型煤化工領域則可以開展試點;再次,要結合企業特點和中國的實情,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搞好安全生產;最后,所有企業要根據試點評估結果,確定整改方向。
(高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