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中的“化學元素”
瀏覽: 4010 發布于2008年08月08日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開幕。北京奧運會的理念是“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在此次舉辦的奧運會中,化學工業也發揮了其重要作用。如吉祥物“福娃”的造型以及運動健兒的服飾,制作材料就有人工合成的無毒化學纖維;奧運火炬“祥云”的燃燒使用了石化燃料丙烷,既保證了燃燒的穩定性和易被觀測性,同時也保障了燃燒的充分性和環境友好性;水立方的墻體采用了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這種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保溫性以及自潔能力;各種場館五彩繽紛的顏色是由人工合成的各種顏料、染料組成,甚至為緩解運動員受傷疼痛所使用的快速噴劑,都含有氯乙烷成分,它具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化學工業提供的可利用能源、新材料、新產品,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化工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支撐性產業。正確看待化工產業,就要使用理性科學的辯證視角去看,不宜“談化色變”,也不能因為化工產業潛在的安全環保風險大,就“因噎廢食”,停滯不前。如何高質量、高效率、高安全性、高環保性地發展化工產業,使化學工業行業在國家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我們化工行業當前面臨的一個高度重要的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