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安全領導力建設?如何做實員工安全培訓?如何開展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如何落實專業安全?在11月14日召開的第十一屆化工行業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交流研討會上,大連石化、鎮海煉化、揚子石化、四川永祥等國內優秀企業分享了他們在這些安全管理方面的良好實踐。
企業安全生產的每個環節都能體現出主要負責人對風險管控的能力。“有效的安全領導力不一定會將所有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但‘不作為’或多或少都將得到顯現。”大連石化公司安全環保部副部長林濤表示,安全領導力的核心要素為洞察力、決斷力、組織力、行動力和意志力“五大能力”,風險管控的框架是整合、設計、實施、評價和改進“五個關鍵過程”。大連石化多年來注重將“五大能力”與“五個關鍵過程”有效融合,主要負責人當好有感領導,以感召力帶動各層級風險管控行動力,利用安委會抓各部門各專業風險管理責任落實,建立了風險管理的考核評價體系,高質量開展QHSE體系內審和人員履職能力評估,借助外力開展標準化培植,保證了安全風險管控的有效性和適宜性。
近年來,很多生產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幾乎都提到“教育培訓不到位”這一因素,做實安全培訓工作是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我們堅持認為,培訓是最大的福利,使用是最好的培養,成長是最大的關愛,人才資源開發要放在最優先的位置。”鎮海煉化公司安環部副經理周良峰稱,為解決近年來企業員工隊伍快速年輕化的安全隱憂,鎮海煉化于2022年全面推行“管理網格化+技術專業化+行為規范化”的安全培訓體系,高度重視資源和師資保障建設,根據崗位需求制定學習地圖,構建“一本指南+五本指引+N份培訓教材”的培訓資源庫,實行差異化課酬激勵兼職講師,建設六大專業實操基地,開展安全競賽,有力提升了員工的技能水平。
很多企業的安全管理部門在督促各職能部門落實安全工作時存在一些困難,如:專業不熟悉、缺乏說服力,地位不夠高、話語權不足,領導不重視、給予資源少,部門壁壘多、開展工作難等等。為解決上述痛點,揚子石化公司HSE總監吳軍稱,公司安全部門從三個方面層層遞進,履行督促職責。第一步建立HSE運行體系,做到“依法合規轉觀念,回歸體系抓管理”;第二步確定以“日常抓指標監測、年度抓要素審核”為重點內容的體系運行思路;第三步確定基于KPI指標的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通過數據和趨勢發現問題,推動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吳軍表示,揚子石化將各職能部門的關鍵專業指標整理出來,形成一套KPI指標體系,安全部門以此為抓手,通過指標設計、指標監控、指標糾偏、指標選代四個過程,形成完整的PDCA循環,最終實現各職能部門的專業安全管理,確保了企業的HSE管理體系正常運行。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鼓勵企業將信息化融入安全生產工作,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安全環保總監袁旭丹介紹說,永祥創建了集設備、生產、安全、技術、質量等管理模塊為一體的MES生產管控一體化平臺,實現了生產流程全方位打通、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全方位實時監控、人員全域管理無死角。袁旭丹特別指出,永祥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對員工行為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會為干部職工自動生成并推送工作計劃,督促完成后,將結果上傳匯總賦分,進而優化責任制考核,形成流程閉環。除此之外,永祥信息化系統還實現了作業票全流程管理,打通了變更管理與作業的鏈接,提升了隱患排查治理效率,讓永祥實實在在嘗到了安全生產信息化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