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的范圍涵蓋了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文件、質量標準、工作標準等多個方面。對超大型集團企業來說,標準化管理涉及更廣的范圍、更寬的領域、更細的環節。
因此超大型集團企業實施標準化管理首先要明晰起點、把握關鍵;其次要挖掘標準化的核心素質能力、指導超大型集團企業有序運作;最后要促進與文化的有效融合、提升超大型集團企業標準化管理的境界。
隨著一些大型集團企業的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張、管理層級逐步延長。面對這一現狀,如何使集團更好地集中資源,高效運轉,做到規范管理、統一標準,指導集團各級單位有序地運作,以及集團上下形成統一的力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加強標準化管理,走標準化建設之路是超大型集團企業不斷提升效益、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但標準化的范圍涵蓋了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技術文件、質量標準、工作標準等多個方面,對超大型集團企業來說,標準化管理涉及更廣的范圍、更寬的領域、更細的環節。因此超大型集團企業實施標準化管理首先要明晰起點、把握關鍵。
首先,堅定標準化管理觀念、促進超大型集團企業標準化建設。標準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是能夠把企業生產全過程的各個要素和環節組織起來,使各項工作活動達到規范化、科學化、程序化的有效工作方法。通過標準化的實施,可建立起生產、經營的最佳秩序,強化企業的營利能力。而對超大型集團企業來說,由于其規模的巨大、管理的復雜,實施標準化管理首先要堅定標準化管理理念。超大型的產業集團在不斷擴張發展的道路上更需要實施管理、技術、工作等從上而下的標準化,而堅定標準化觀念、引入先進理念是實施標準化管理、助推標準化建設的第一步。
其次,挖掘標準化的核心素質能力,指導超大型集團企業有序運作。在堅定的標準化管理觀念的指導下,超大型集團企業在繁復的標準化進程中應充分挖掘標準化的核心素質能力,把握形成統一力量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類似中國石油等的超大型產業集團實施標準化管理的核心是要把握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
管理標準是各項管理的共性標準,也是制定其他管理的依據,是實施標準化管理的基礎。管理標準的制定要結合現有的管理體系,按照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管理活動環節及相關性,形成細分的要素標準。通過管理標準的制定實現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各項管理資源協調、控制和執行。
技術標準是規定與明確技術的參數與要求,是產品最基礎的標準數據。對大型產業集團來說規范嚴格的技術標準決定著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標準及產品走向市場的服務標準,更是決定產品相關部件成本是否能夠有效節約的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要嚴格遵守企業生產實際、市場需求和相關行業準則。
工作標準是企業各崗位員工在執行相應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時與工作崗位的細分要求,是其他標準貫徹執行的操作體現。工作標準的制定要講究細致、全面、可操作,基本覆蓋職責權限、崗位人員基本技能、工作內容、要求與方法、工作關系、檢查與考核等有關的重復性事物,甚至包括有關的工作流程和動作。完善的工作標準可大大提升企業各環節工作中的效率。
通過三項核心素質能力標準的建立,可為企業初步構建以技術標準為核心、管理標準為支撐、工作標準為手段的標準化體系。
最后,促進與文化的有效融合,提升標準化管理境界。企業的發展建設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三流的企業靠領導、二流的企業靠制度、一流的企業靠文化。”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也說明企業管理境界的提升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有機結合的過程。通過制度標準化管理和文化的融合,才能實現標準化管理的真正目標。
制度標準化管理是文化管理的護航者,通過嚴格的制度標準可規范行為,為文化管理提供肥沃的土壤;企業文化建設到一定程度也將形成成熟的經驗、做法,將其制度標準化,保障文化建設成果,為文化管理護航。
文化管理是制度標準化管理的助推器,將企業文化的因素、理念融入標準化管理的過程,不但可以促進自覺性,而且進一步彰顯文化柔性管理的觀念,實現與標準化管理的有效互補、相得益彰,提升標準化管理的境界。(作者系仁達方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