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安監局大力實施安全生產信息化
來源: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作者: 技術咨詢部 瀏覽: 5014 發布于2012年09月17日
作為一個依托資源發展起來的老工業城市,特殊的產業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決定了淄博市安全生產任務的艱巨。為徹底改變安全生產監管中執法人員憑借一雙手、一支筆、一張紙,靠大腦記、紙上寫、查臺賬等方法完成監督管理巡查、執法辦案、調查取證等傳統做法,淄博市安監局積極創新監管方法,研制開發了《淄博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系統》,建成了集遠程動態監管、信息查詢、信息發布、業務辦理、視頻銜接、報警聯動、應急救援調度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安全生產信息平臺。目前已納入監管系統的企業有2655家,其中危險化學品企業1110家,非煤礦山企業159家,煙花爆竹企業9家,規模以上其它行業企業1377家,形成了市、區縣、鄉鎮和企業四級數字監管網絡。綜合監管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安全生產監管的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對推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監管系統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系統分門別類的收集企業信息,包含企業簡介、重大危險源信息、安全許可情況、安全培訓、安全評價、應急救援預案、職業健康和危險危害因素、各類應急救援設施配備情況、地圖定位、高危企業現場視頻監控等企業基本情況,為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更為高效和可靠的信息技術支持和決策參謀,改變了以往“了解情況靠電話”的低效、被動局面。監管系統真正成為信息全面、內容詳細、重點突出的綜合性監管平臺,成為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工作的重要工具。企業地理位置定位、應急救援數據和設施設備分布等信息為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
監管系統的應用,深入落實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監管系統根據企業分類,設計了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地下礦山、露天礦山、尾礦庫、煙花爆竹、一般工業企業7種《企業隱患排查月報表》,企業每月定期上傳安全隱患自查和整改情況,對不按期上傳的責令改正,到期不改的依法進行處罰,促使企業認真進行安全生產自查。由于自查結果透明公開,企業自查表市、區縣、鄉鎮三級安監部門每個監管人員都能查看,對企業是一個無形的壓力,促使其認真落實自查自糾的主體責任,推動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監管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各級監管監察信息的共享,規范了監管執法行為。該系統依據國家安監總局24號令和企業行業分類,用統一模板設計了7種《專家檢查表》和4種《執法檢查表》,區分不同檢查重點,由全市三級安監部門統一使用,使專家檢查和執法監察更加規范化、程序化。對每家企業,市、區、鄉鎮三級安監部門使用同一平臺上傳專家檢查、執法監察情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避免了資源浪費。某一級監管部門在對企業進行檢查前先查看近期企業自查和各層次監管部門專家檢查、執法監察情況,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檢查,有效解決了重復檢查或者檢查不到位的問題。
監管系統的應用,提高了安監部門工作主動性。監管系統既可以對淄博市安監局和各區縣安監局的工作情況進行對比,又可以對危化品、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和一般工業企業各行業的監管檢查情況進行對比,發現優勢,查找不足,相互借鑒、相互參考,有利于安全監管工作的深入推進。
監管系統的應用,促進了安監部門的政務公開和廉政建設。通過監管系統可以隨時查看安監部門許可、備案、評審和執法等工作的進度,督促各層次、各部門、各環節工作,有利于建設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安監部門。特別是要求各級安監部門執法人員將執法監察結果當天上傳監管系統,既實現了政務公開,同時又有力的遏制了“請托風”、“說情風”,有利于培養安監隊伍高效、廉潔、務實的工作作風。
綜合監管系統的應用,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專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楊元元、監管三司司長王浩水、規劃科技司司長施衛祖以及山東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安監局、省煤炭局、省應急辦等領導在視察后對監管系統給予了高度評價,山西、寧夏、廣州、成都、沈陽、黑龍江農墾總局、常州、徐州和山東各地政府和部門領導也多次赴淄博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