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是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是集化肥化工產品生產銷售、化工技術服務、磷煤礦業開發、經濟貿易以及科技研發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骨干大型企業,擁有13家直管單位,全集團共有人員24500人,總資產251億元,截止11月銷售收入76億元。
集團公司內的危化品生產企業,生產過程存在高溫高壓、深冷負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腐蝕等工藝特點;集團公司位于川南地區的煤礦企業,均屬于高硫高瓦斯礦井,可采煤層均有自燃發火傾向;集團公司承擔設備制造、工程建筑安裝企業,施工難度大,工作環境惡劣,作業點分布廣。這些因素決定了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
8月以來,全國安全形勢嚴峻。特別是省內發生的滬蓉高速南廣段“8.26”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攀枝花肖家灣煤礦“8.29”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達州萬源市永盛煤礦“9.9”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教訓極其深刻,事故暴露出安全生產工作還存在認識不到位、責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從中央到省上都高度重視,相繼對抓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做出重要決策和部署。
從集團的情況來看,集團公司總體安全目標受控。但我們距離“零事故”還有相當的差距。特別是一些危化品生產、煤礦和非煤礦山開采、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等各單位安全要求更高,但仍存在安全意識不到位、管理上存在薄弱環節以及工作基礎不牢等問題,對此我們務必要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牢牢把握好“安全第一”的原則,切實抓好各項安全隱患的排查與整改。
這里,我們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關于安全管理的執行力的問題
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到位的問題。關于安全生產從中央到省上、到集團公司下發了一系列的安全規章制度和工作要求,9月7日和9月29日,全省還召開了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蔣巨峰省長和劉捷副省長作了重要講話。省領導再次重申安全的重要性,并將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展專項整治,狠抓綜合治理,堅持隱患排查治理不放松、堅持“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不放松、堅持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不放松,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10月22日省政府下發《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實施意見》,對“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工作思路。
各企業要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把確保安全生產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強員工安全意識教育,增強抓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從每一個細節抓起,將堅持安全生產基本方針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從事的每項任務、進行的每個過程、完成的每次工作,都要從安全生產、安全控制、安全預想出發,早早將安全置于每項任務、每個過程、每次工作的第一位,做到萬事一開頭,安全做在前。
其次是要確保責任到位的問題。各直管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各企業要自覺承擔起履行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要足額保障安全投入,推進和實施安全標準化建設,加快建設各項安全系統和裝備,落實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提高生產安全防護水平。要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工作獎懲機制。嚴格按照“四不放過”和集團公司《安全環保事故管理及責任追究制度》《安全環保獎懲制度》,從嚴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對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既要追究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又要追究單位管理者的責任。集團公司職能部門要督促各直管單位自查、自報、自改安全隱患,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必須立即整改,對整改不到位、不能確保安全的,一律要求停產整頓。
第三是要保證舉措到位的問題。安全管理,首先要源頭抓起。“小苗頭引發大事故”,隱患排查工作不可忽視。在安全生產管理中,事故的苗頭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人的不安全行為,也有物的不安全狀態,還有管理上的失誤。排查隱患,就是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扼制苗頭使其不能形成”氣候”。這是企業安全生產最根本的基石保障。這就要求我們科學開展風險識別,不放過安全管理中存在任何一個不安全的隱患。
要及時建立健全風險評價體系,運用恰當的評價方法對作業環境、作業器具和活動步驟開展危害識別、風險分析與評價,制定、落實針對性、有效性控制措施。各危化品生產單位還應建立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小組,根據《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應用導則》,運用HAZOP分析技術對在役化工裝置開展風險分析與防控。
要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指南》和《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要求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把隱患排查治理納入單位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上的缺陷等方面,全面進行排查,確保隱患排查治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到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對于事故隱患應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期限和預案“五落實”,并組織專業人員對整治結果實施驗證、評估,確保安全有效性。對于不能立即組織整改的項目,應根據風險分析與評價結果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加以監控,并在逐級報告的同時制定管理方案或整治計劃,待條件具備時實施。
要切實加強作業活動的現場安全管理,持續開展反“三違”活動。依照集團公司《外來人員及外包工程項目相關方安全管理制度》,對于外包項目,要嚴格執行安全準入審查,與相關方訂立安全協議,明確雙方責、權、利;要落實管理人員會同作業地點所在單位對其實施協同監管。
關于礦山安全管理的問題
礦山安全問題歷來是安全生產上的一個難點、重點。隨著我們企業近年來涉足礦山資源開發領域,這方面問題也顯得日益突出,尤為迫切。攀枝花肖家灣煤礦“8.29”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達州萬源市永盛煤礦“9.9”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為我們敲響警鐘,絕不能忽視礦山安全管理任何一個環節。有關單位要深刻吸取教訓,將礦山安全生產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嚴格技術措施,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管理,做到科學開采、安全管理,堅決遏制較大事故發生。
要對所屬礦山安全進行一次徹底檢查,把日常巡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實施整改目標責任制,落實專人負責,確保各項隱患整改到位。 要重點落實瓦斯治理各項措施和責任,嚴格落實瓦斯防治“十條禁令”,加強“一通三防”管理,全面徹底排查隱患。要嚴格落實礦長帶班下井等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與員工的安全教育,認真排查治理隱患,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對節日期間停產檢修的企業,要嚴格落實復產驗收制度。
關于危化品管理的問題
作為化工行業,危化品管理一項是我們安全防控的重點。危化品事故具有在各個環節都可能發生的特點,有關部門做過專門的分析,危化品從生產到經營、運輸、存儲、使用、廢棄的6個環節無一能從事故中幸免。運輸環節的事故最多,占到了事故總數的41%,存儲環節占37%,生產環節占24%。在廢棄物處理中,由于危化品處理量增加,產生的事故也不在少數。即使是在這6個環節之外,也仍有危化品事故的記錄。
對于危化品生產管理,各相關單位要堅持源頭管理與過程控制的準則。
一是抓源頭。依照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國家安監總局《關于開展提升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專項行動的通知》、省監局《關于印發四川省開展提升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內容與要求,對生產經營建設項目開展自查、梳理,完善危險化學品裝置、設施的安全設計和自動化監控系統改造,從源頭消除缺陷或隱患,提高公司危險化學品領域本質安全水平。
二是要抓重點。針對涉及的“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和風險評價所確定的重大風險,要健全關鍵裝置和重點部位的安全監控、分級管理和應急保障體系,完善并確保自動化控制系統、檢測監控系統及安全設施設備的設置和可靠投用。
三是要抓過程。要嚴格危化品的過程控制。按照危化品管理的有關制度要求,從危化品管理經營、運輸、存儲、使用、廢棄各個環節,全面加強化工企業安全管控,不斷提高化工生產過程安全管理水平。
關于體制機制的問題
解決安全生產問題的根本,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制機。從制度層面,規范員工行為,杜絕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的發生。各單位要堅持從體制機制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打非治違”工作,進一步的完善安全教育及管理制度,建立隱患排查機制,從身邊抓起,從我做起,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切實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努力形成全員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