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化工廠“5·7”毒氣泄漏事故
瀏覽: 5330 發布于2020年05月07日
?2020年5月7日凌晨,位于印度安得拉邦維沙卡帕特南市的一家化工廠發生毒氣泄漏,事故致約5000人中毒,11人死亡。 事故發生原因:該工廠儲存液態苯乙烯的一個儲存罐的冷卻裝置發生技術故障,導致儲存罐內的溫度超過了液態苯乙烯的汽化溫度20度,造成液態苯乙烯在儲存罐中汽化進而引發了大量泄漏。相關安全知識:苯乙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形成的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8H8,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氣中逐漸發生聚合及氧化。工業上是合成樹脂、離子交換樹脂及合成橡膠等的重要單體;危險特性: 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遇酸性催化劑如路易斯催化劑、齊格勒催化劑、硫酸、氯化鐵、氯化鋁等都能產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熱量。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滅火方法: 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遇大火,消防人員須在有防護掩蔽處操作;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