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在2023“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部長論壇安全生產分論壇化工與油氣田安全分會場上,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一司副司長高建明表示,近年來,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堅持以“一防三提升”(防控重大安全風險,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人員技能素質水平、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為著力點,努力實現安全管理時段、方式、內容、對象、手段“五個轉變”,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環境。
高建明指出,作為世界化學品生產第一大國,我國化工行業正處于“由大變強”的升級跨越關鍵期。但同時,化工行業高風險性質沒有改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任務艱巨復雜,仍然存在著亟待解決的產業低端過剩、高端短缺,龍頭企業少、中小企業多,園區發展不平衡、集聚水平低,安全發展理念不牢、本質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管理能力不強的突出問題。
高建明表示,要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在抓重點、強基礎、堵漏洞、補短板方面持續用力,持續抓好“一防三提升”工作主線,強化人防物防技防,織牢織密重大風險防范網。一是防范重大安全風險。突出防控重大安全風險,進行系統管理、重點發力,扎實推進重大危險源常態化風險分級管控,健全高危細分領域“2+X”安全風險管控長效機制,實現化工園區“兩集一低”總體目標,從嚴管控產業轉移安全風險,大力推進老舊裝置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化工領域重大安全風險防控能力。二是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企業通過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引入管式、微通道等新工藝技術,實現“減量提質”,在減少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的同時,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反應固有風險和現場作業人員數量,實現企業規范達標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依法退出一批。三是提升人員技能素質水平。人是安全生產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安全管理的難點和短板。要加大安全費用投入,強化教育培訓和學歷資質提升,培養安全生產“明白人”,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四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在理念上,樹立風險管理和過程管理觀念,以危險化學品安全標準化為載體,全面融合化工過程安全管理,一體推進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在手段上,持續推進數字化賦能,建設“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打造安全生產的“千里眼”“順風耳”“緊箍咒”,破解安全管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