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缺乏統一的危險化學品信息管理平臺,部門之間沒有做到互聯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實時掌握危險化學品的去向和情況,難以實現對危險化學品全時段、全流程、全覆蓋的安全監管。”這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中總結的8大事故教訓之一。調查報告同時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危險化學品監管信息平臺。然而,記者在連日來的調查采訪中發現,當前對危化品信息的監管存在諸多漏洞,但要建立這樣一個全流程監管信息平臺又存在不小的難度。
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涉及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和運輸等多個環節,國務院頒布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將這些環節的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公安、環境保護、衛生、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交通運輸等各個部門。
“危化品生產環節的信息管理平臺是有的,在青島。”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應急技術研究室主任儲勝利告訴記者。他指的這個信息管理平臺是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該中心主要承擔全國危險化學品登記、化學品危險性鑒定與分類、化學事故應急響應、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標準化、法規標準建設等職責。
國家安監部門的一位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安監總局通過這個化學品登記中心,能看到全國危化品生產企業的基本信息情況,比如企業負責人、產品種類、產能、位置等。
“生產環節可以做到信息監管,但運輸環節還很難。”該人士同時指出,目前危化品運輸車輛雖然基本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但如果運輸車中途卸貨又裝貨,監管部門是很難清楚的。物流環節想要做到信息準確監管,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比如貨物包裝上要有射頻識別信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質量安全環保部安全處處長徐后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部分地方安監部門針對危化品運輸和儲存環節建立了信息管理平臺,但也只是少數。
記者也發現,很多省市都是在天津港“8·12”事故之后,才開始重視危化品信息管理平臺的建設。比如四川,今年1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全省統一的覆蓋危爆物品各環節的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將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相關數據全部納入平臺,實現全流程監管;又比如上海,在今年2月召開的全市安全生產座談會上提出,推進全市各部門之間危險化學品監管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完善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對危化品進行甄別與標識,旨在對危化品存放點位進行勘察和定性。這是事故現場勘察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難、最危險的階段。如果能有健全的危化品信息管理平臺,無疑會促進這項工作的開展,為應急救援人員贏得更多的寶貴時間。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有的一些危化品信息管理平臺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不小的問題。
“天津港的情況特殊,多方共管可能造成了監管信息的遺漏。在正常情況下,消防應急部門是要掌握危化品儲存信息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晅亞表示,但消防部門也受到一些權限限制,無法掌握轄區內的所有危化品信息。
劉晅亞分析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因為可能涉及到行業的敏感信息,不便向更多的人公開;二是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機制,信息共享不完善。
上述安監部門人士也表示,化學品登記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統,除了安監總局,公安、環保等相關部門是被授予權限查看的。他同時指出,各監管部門的信息管理平臺目前還沒有互相對接上。
而這種信息不能共享的問題除了出現在各監管部門之間,各省市之間也因為危化品管理信息互通不暢造成了監管遺漏。北京市危化品相關監管部門就曾指出,目前外省市每日進出京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約1500輛,但由于北京市和外省市危化品信息管理不聯網,無資質“黑車”和利用普通車輛運送危險化學品的現象屢見不鮮。
據儲勝利介紹,其他國家在危化品信息管理方面就很公開,監管部門能夠查閱相關信息,公眾也能通過互聯網查到居住地周邊企業的信息。比如英國政府在危化品規劃管理方面就盡量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公眾可以獲得有關危化品的全面信息。
信息不能共享也是天津港“8·12”事故總結出來的教訓,事故調查報告為此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危險化學品監管信息平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廢棄處置進行全過程、全鏈條的信息化管理,實現企業、監管部門、公安消防部隊及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之間信息共享。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這項工作已確定由工信部牽頭來做。安監總局監管三司在其2016年的重點工作安排中也明確,將配合工信部門開發危化品信息化安全監管平臺,實現危化品企業信息、安全許可證辦理等功能信息化,并推動危化品信息共建共享。
但徐后生對這個全流程信息監管平臺的建立并不樂觀:“全國統一的危化品信息管理平臺建起來很難,比如與各部門如何對接,與各地方又如何對接,‘十三五’期間都可能建不起來。而且這個平臺建立起來誰來管,信息誰來更新,目前是沒有這樣一個職能部門能管的。”
事故調查報告也提出要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建議國務院明確一個部門及系統承擔對危險化學品安全工作的綜合監管職能,并進一步明確、細化其他相關部門的職責。
此外,徐后生指出,即便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建立起來了,還涉及到企業信息如實填報的問題。央企、大型企業加入到這個平臺沒問題,但如何要求眾多的中小企業將信息錄入這個平臺是個難題,這部分企業往往也是行業的安全隱患所在。
“國內部分企業不愿意公開信息也是有一些擔心,不公開還好,一公開反而有麻煩,居民可能就會驅趕企業了。比如PX項目,本來就沒什么大風險,國外很多PX項目離居民區都很近。” 儲勝利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