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乍得體驗HSSE
來源: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瀏覽: 2725 發布于2011年04月26日
剛出乍得恩賈梅納機場,HSSE“課程”就開始了。前來接機的管道局EPC項目部得知我來前沒有注射傷寒疫苗,立即帶我去醫療隊進行了疫苗注射。
當晚,HSSE部副經理張隆為我送來了工作服和洗漱用品,還帶來了一本項目HSSE手冊。翻開手冊,旅途、日常生活和施工過程中各類風險的識別辦法、防范手段和應急措施應有盡有。
第二天一早,我乘坐由當地人駕駛的越野車,沿著沙里河,向管道油流的上游方向駛去。出發前,乍得司機用不太標準的中文提醒我“系上安全帶”——項目規定,駕駛員要確保所有乘車人都系好安全帶后,才能掛擋起步。
在定向鉆穿越點,工人們正在修建臨時碼頭。這是因為乍得當地干旱高溫,作業帶上沙土極厚,加上兩旁樹木茂盛,大型運管車輛行走十分困難。修建碼頭能解決車輛運輸的問題。而且隨著焊接機組往前推進,業主設在末站附近的堆管場距離施工現場已接近300公里,最近的臨時堆管場也有210公里的運距,如果延續原來的運管方式會使成本驟增,且運管進度緩慢。
來到營地,發電機轟鳴。營地周圍挖了一圈寬和深都接近兩米的溝,只留了一個進車的口。營地有保安監護,往外幾米還有持槍的武裝保安駐扎,安全有“雙保險”。
在營地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來到焊接機組施工現場,我發現,和別的項目不同,乍得項目的保安并不是坐在駕駛室里面,而是站在焊工的身旁進行保護——原來這是乍得項目的“特色”,機手隨時監護著焊工,以防蛇蝎之類動物的攻擊。
我清晰體會到,乍得項目的HSSE理念,是實實在在將條款落實到施工現場和營地生活中,融入到員工的習慣里——這才是HSSE管理的目標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