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愿產品報廢10萬元,不愿醫藥費報銷1萬元。”這是寧波日月集團董事長傅明康的口頭禪。
日月集團是一家大型鑄造企業,一度頻發的工傷事故,讓傅明康頭痛不已。痛定思痛,這家企業投巨資進行了安全生產標準化改造。2005年到2013年,企業員工數從600多人增加到1200多人,工傷事故則下降到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日月集團的故事,是寧波狠抓安全生產的一個生動實踐。10年來,寧波地區經濟總量增加了兩倍多,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卻下降了近一半,連續8年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他們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驅除事故“攔路虎”,消除隱患“絆腳石”,走出了一條安全與發展的“寧波之路”。
讓安全生產成為社會共識
油氣管道長達7500多公里,各類企業50余萬家,機動車200萬輛,水域航行漁船、商船日均1萬多艘……寧波是我國重要的石化基地和經濟活力最強地區之一,安全生產領域存在諸多風險。
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劉奇說:“安全生產不僅是發展問題、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要擺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以鐵的標準、鐵的面孔、鐵的手腕抓好。黨委政府必須實施強有力的主導推進,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發動起來,使安全生產成為全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
近年來,寧波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符合寧波特點的安全生產配套政策法規體系,基本涵蓋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城鎮燃氣、軌道交通、海洋漁業、特種設備、建設工程等所有重點行業領域。“主要領導全面抓、分管領導為主抓、其他領導分頭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的合力推進機制不斷得到強化。
“與隱患為敵、與事故賽跑”,寧波市每年都要確定一批工礦、消防、交通的重大事故隱患實施政府掛牌督辦,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位于寧波的國家石油儲備基地,2008年連續發生儲油罐遭雷擊起火事件。經查,原因主要是儲罐密封圈為機械密封,盡管符合國際通行標準,但是在寧波這樣的雷電頻繁地區,危險因素很大。寧波市政府對此高度關注,經多方協調,終于促使企業投入2000多萬元更換了軟密封圈。此后,儲油罐再也沒有發生遭雷擊起火事件,其他地區的同類企業紛紛前來取經。
優化安全生產“基因”
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盧子躍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調研安全生產,要求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加強安全生產監管。
石化產業在寧波市占有很大比重。這個產業涉及危險物質多、危險能量大,生產、儲存、經營、運輸、使用等各環節的安全保障,在整個城市安全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生產進園區、經營進市場”。在不斷的探索中,寧波市充分發揮科學規劃在產業布局、安全管理上的戰略先導作用,在全國率先編制了《寧波市六區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統籌進行安全管理。在寧波國家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榭經濟技術開發區,針對石化產業安全風險高的特點,園區額外建立了門檻較高的安全準入機制,不斷改良“安全基因”。
2004年,在五萬噸級的鎮海液體化工碼頭,區內的16家液體化工和油品倉儲企業曾經各自為政,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寧波市政府多次督促協調,促成區內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眾安”公司,對區內安全生產實行生產調度、安全管理、安全培訓、應急救援“四統一”,歷時3年終于摘除了“國家級隱患”的帽子。
危化品運輸也是安全事故的易發、多發環節。寧波市對中心城區4條危化品運輸主干線路進行了風險評估,列出了7個危險路段和73個事故風險點,并逐一落實防范措施。寧波市安監局的數據顯示,在危化產業規模明顯擴大的情況下,危化品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危化品道路運輸事故也從2004年的20多起下降到現在的每年5起左右。
發揮企業主體力量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寧波市安監局局長江國梁表示,安全生產單靠政府,不現實也不科學,要推進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讓企業真正發揮安全生產的主體力量。
標準化是發動企業主體力量、預防事故發生的一帖良藥。寧波的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起源于2005年,至2011年步入快車道,被列入“全國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城市”。目前,全市安全生產達標單位7600多家,形成了高危行業“全覆蓋”,貿易、建設、交通等15個行業“大鋪開”的良好勢頭。
規模企業在安全生產上能大手筆投入,小微企業該如何彌補資金不足的短板呢?在寧波市江北區,小微企業聯合聘請兼職安全服務顧問,為安全生產出謀劃策,效果顯著而又費用低廉。寧波陽光氣體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乙炔氣體,一年的產值不到1000萬元。總經理崔全林請了一位兼職安全服務顧問,一年只花6000元,但是幫助企業尋找安全隱患、提出解決辦法,起到了很大作用。
寧波全市的外來務工人員多達430萬人,是構成勞動參與者的主力軍、也是事故易發群體。為此,寧波市從2014年開始,啟動實施第二輪“全員安全培訓”工程,目標是每年培訓各類從業人員80萬人以上。針對民營經濟活躍、中小企業多的特點,寧波還積極開展“雙百雙千安全生產骨干培育”活動,著力培育一批地區或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管理帶頭人,以點帶面、著力提高廣大勞動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技能,促進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創新安全生產無止境
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必須要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多年來,寧波正是沿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一步又一步堅實的步伐。
2014年初,寧波市第一次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召開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第一次由市長和副市長、副市長和分管部門、監管部門和重點監管企業簽訂了責任書,形成管理層次更加清晰、監管重點更加明確的責任制體系。
如何科學評價政府部門履行安全監管責任的績效?寧波也創造了新的經驗。市政府在對各部門和各縣(市)、區安全生產管理考核中,結果性的事故控制指標分值只占40%,而過程性管理的分值則占到了60%。
“地方政府對過程性工作認識的正確性,直接影響評價的科學性。”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鐵民對此高度評價:“寧波的這一變革,符合先進的現代風險管理原理,能反映一個地方、企業實際安全生產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2014年,寧波還將在重點行業領域設立7個專業安全生產委員會,由每一位分管市長親自掛帥負責。在浙江全省,這又屬于首創。
寧波市副市長陳仲朝表示,今后要實行最嚴格的安全生產制度,加大安全生產考核權重,落實安全生產和重大事故一票否決制,建立強有力的考核評價和約束機制,加快形成“黨政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格局。
(張進中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