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來,吉林氣溫回暖,晝夜溫差加大,“日融夜凍”現象給樣品采集工作帶來嚴峻考驗,吉林石化質量檢驗中心樹起春防“標尺”,嚴把監管、培訓、責任落實“三道關口”,提升春季生產本質安全。
強化安全頂層設計,把好風險監管監督關。質檢中心根據生產實際,制定春防巡檢方案,合理設置巡檢點,對采樣路線及環境開展風險識別,機關人員帶頭踐行有感領導,加強走動管理,采取崗位巡檢、班組復檢、車間抽檢和中心臨檢的全面檢查模式,堵塞安全漏洞。同時,各基層車間著重加強“一高一低”檢查,突出查找安全管理的短板和薄弱環節,西部質檢三車間針對設備儀器、載氣線路以及電源電線增加巡檢頻次,并將防化凍、防凍凝、防泄漏作為每班巡檢的重要內容。
強化“分析+安全”復合型人才培育,把好自我風險防控關。在質檢中心強化員工季節性專業素質培訓的同時,各基層車間有針對性地加強春季防范專項教育。中部質檢二車間組織全員學習春季事故案例和現場作業安全提示;東部質檢一車間對春季生產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全面再認識,通過“云”端經驗分享使安全防護意識印記化,從根本上提高員工自我保護意識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西部質檢二車間將初春外出采樣防化凍及氣溫變動列入各班組交接班內容,口口相傳溫馨提示,每個班組、每位員工都有一本初春“安全賬”。
強化問題跟蹤整改,把好安全責任落地關。質檢中心針對化驗室技術質量、安全環保、機動設備等4個重點領域52個項目100多個點開展地毯式安全檢查,針對各類問題總結梳理。同時,質檢中心將問題逐條拆解,并入到“搭建安全管理標準化、安全整改信息化”兩大平臺工程之中,在立足眼前隱患整改的同時,通過加快技術改造步伐、運用信息化等現代監管方式,實現事后整改處理向事前預防、源頭治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