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國際化工過程安全研討會成功舉辦
來源: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作者: 盧麗薇 瀏覽: 2867 發布于2013年09月06日
 |
9月4日,第一屆中國國際化工過程安全研討會暨石油化工安全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出席會議并講話。 |
 |
9月4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山東省副省長鄧向陽參觀第一屆石油化工安全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 |
9月4日,第一屆中國國際化工過程安全研討會暨石油化工安全新技術新產品展覽會在青島召開。大會的主題是“化工過程安全在中國”,大會圍繞化工過程安全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技術進行了展覽、交流和研討。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孫華山出席會議并講話。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鄧向陽到會祝賀。
孫華山在講話中指出,化學工業是許多終端產品制造業的支撐產業,現代生產和生活離不開化工產品。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危化品和化工安全生產,全方位加強各項安全保障措施,著力推進化工行業的安全可持續發展。進入“十二五”以后,事故總量繼續保持下降趨勢,2012年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比2011年分別下降33%和22%,死亡人數首次下降到百人以內,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狀況總體保持了穩定好轉的態勢。
孫華山說,當前,化工行業安全生產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一是化工行業快速增長的挑戰。2006年以來,中國化學工業年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化工行業依然會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化工生產規模的擴大,必將對安全管理、人員素質、科學技術等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化工行業多元化的挑戰。目前,中國化學工業已經形成了20多個子行業組成的健全工業體系。多元化生產,必然需要多元化的安全管理、人才和技術與之相配套。三是化工行業安全基礎依然薄弱的挑戰。隨著中國經濟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群眾對于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中國危化品和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孫華山強調,國際社會在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和積極實踐的基礎上,形成并不斷更新過程安全管理理念,積累了豐富的過程安全管理經驗。這些經驗,不僅是某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全球化工行業共同的寶貴財富。孫華山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把國外更多的經驗吸納進來,做好消化吸收,并吸取國內外重大安全事故的教訓,加快提高中國化工過程安全管理能力。為推動中國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狀況的持續好轉,實現安全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此次會議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主辦,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化工過程安全中心(CCPS)等五家單位聯合承辦。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韓國、挪威、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國內部分省、市、自治區安全監管部門,化工企業、有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安全服務、咨詢機構的50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航天科技、拜耳、賽拉尼斯、道康寧、挪威船級社等36家單位參加了展覽。
研討會共收錄論文113篇,內容包括過程安全文化,過程安全技術,過程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風險分析和基于風險的決策,變更管理等13個分主題。
(盧麗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