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氣設備固有安全性
化工企業生產需要大量的電氣設備,它是帶來電氣危險的根源,且人們與之接觸的機會很多。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響了化工企業的電氣安全狀況。因此,在評價化工企業電氣安全現狀時,把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權重的分配中需給予重點考慮。電氣設備的固有安全性應從以下七個方面衡量:
1、(加強、雙重)絕緣
絕緣是利用絕緣材料對帶電體進行封閉和隔離。長久以來,絕緣一直是作為防止觸電事故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絕緣也是保證電氣系統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雙重絕緣兼有工作絕緣和附加絕緣。加強絕緣是基本絕緣經改進后,在絕緣強度和機械性能上具備了與雙重絕緣同等防觸電能力的絕緣。絕緣檢查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
a.電氣設備所用絕緣材料的選擇是否符合要求,絕緣性能是否良好;b.線路絕緣等級與線路電壓是否相符;c.電氣設備或線路有無絕緣老化,導線、引線及接頭部位有無過熱變色現象;d.臨時線路是否絕緣良好,線徑是否與負荷匹配;e.是否定期進行絕緣檢側和絕緣實驗,并保存完整的檢側記錄。
2 、屏護
屏護是一種對電擊危險因素進行隔離的手段,即采用遮欄、護罩、護蓋箱匣等把危險的帶電體同外界隔離開來,以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所引起的觸電事故。屏護還起到防止電弧傷人,防止弧光短路和便利檢修工作的作用。現場檢查時,可以從以下幾點檢驗:
a.電氣設備是否有防止直接接觸電擊的措施(將帶電部件布置到不易觸及的位置或加防護罩);b.各種開關接觸是否良好,空氣開關的滅弧罩是否完整;c.手持電動工具的防護罩、蓋或手柄有無破損、變形或松動;d.配電室內防觸電的設施(絕緣膠皮、遮欄等)是否完好;e.所有屏護裝置是否有效:屏護裝置所用的材料是否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金屬屏護裝置是否接地;屏護裝置是否有足夠的尺寸且與帶電體保持必要的距離;遮欄、柵欄等屏護裝置是否有危險警示標志;是否有必要的聲光報普信號和聯鎖裝置。
3 、間距
間距是指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備和設施之間、帶電體和帶電體之間必要的安全距離。間距的作用是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造成觸電事故;避免車輛或其它器具碰撞或過分接近帶電體造成事故;防止火災、過電壓放電及各種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
現場檢查時,可以從以下幾點檢驗:
a.線路間距:架空線路、導線之間、對地距離、支持點距離及與工業設施的最小距離是否符合要求;電纜的埋深及電纜交叉或與其它管路交叉、平行距離是否符合規定且有防護措施;室內低壓線路與工業管道或工藝設備的最小距離是否符合要求;臨時線路是否沿墻或架空架設;距地高度是否滿足(戶內大于2. 5m,戶外大于4.5m,跨越道路大于6m;臨時線路與其它設備、門窗、水管的距離是否大于0.3m);b.用電設備間距:高、低壓配電柜的安裝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車間配電箱、開關電器、照明燈具等的安裝高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c.變配電室與其它建筑物間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消防通道,是否與爆炸危險場所、有腐蝕性場所有足夠間距;d.檢修間距:低壓操作或高壓作業時,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最小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4、保護接地(零)和等電位聯結
保護接地(零)均是防止間接接觸電擊的安全措施。保護接地用于各種不接地電網--IT 系統(低壓配電網的中性點不接地,電氣設備接地),在這種電網中,凡由于絕緣損壞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現危險電壓的金屬部分均通過接地導體與大地連接。保護接零用于 TN 系統(低壓配電網的中性點接地,電氣設備接零),在這種電網中,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配電網中性點相連接。等電位聯結指保護導體與建筑物的金屬結構、生產用的金屬裝備以及允許用作保護線的金屬管道等用于其它目的的不帶電導體之間的聯結。通過等電位聯結可以實現等電位環境,減少觸電危險。
現場檢查時,可以從以下幾點檢驗:
a.低壓配電網采用什么系統(IT 系統/TN 系統);b.接地系統是否聯為一個整體;c.所有接地、接零線等裝置是否牢固合格;接地極、接地線的材料的選擇;接地裝置的安裝是否牢固;接地電阻的大小是否符合規范要求;d.所有接地標志是否齊全、明顯;e.必要的等電位連接是否齊全;f.接地裝置是否定期檢查和維護,并有完好的記錄。
5、安全特低電壓
安全特低電壓兼有防護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的作用。其防護原理是:通過對系統中可能作用于人體的電壓進行限制,從而使流過人體的電流受到抑制,將觸電危險性控制在沒有危險的范圍內。現場檢查時,可以從以下幾點檢驗:
a.評查現場是否存在特別危險環境;b.在特別危險環境下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手持照明燈是否采用了安全特低電壓。
6、安全裝置
安全裝置是在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或問題時自動啟動的,用來防止觸電事故以及有關的火災爆炸和機械傷害等。它是防止事故發生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保證用電系統安全運行的關鍵,因此是電氣設備固有安全性的較重要的因素之一。用電安全裝置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安全聯鎖裝置、繼電保護裝置和漏電保護裝置等。在評價安全裝置的情況時,要綜合考慮各項影響因素:安全裝置的齊全有效;選用合格的安全裝置;選用的安全裝置與被保護設備相匹配;定期檢修維護;正確動作率的大小。
①聯鎖裝置
為了有效防止運行電氣設備誤操作而引發的人身和重大設備事故,需要設置聯鎖裝置。傳統電氣聯鎖是建立在二次操作上的一種防誤功能,一般通過開關和刀閘的輔助接點聯鎖來實現。傳統電氣聯鎖的五防功能有:
a.防止誤分、合斷路器;b.防止誤帶負荷分、合隔離開關;c.防止帶電掛(合)接地線(接地刀閘);d.防止帶接地線(接地刀閘)合斷路器(隔離開關);e.防止誤入帶電間隔。
②繼電保護裝置
繼電保護安全裝置是保證電氣設備安全運行,防止破壞電力用戶正常工作和在用電系統中起各種保護作用的自動裝置,具有選擇性、靈敏性、快速性及可靠性等特點,因而也是安全評價中不可缺少的一個主要因素。
③漏電保護裝置
漏電保護器是為了防止由漏電引起的觸電事故、火災事故,以及監視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的安全裝置。一般適用于 1000 V 以下的低壓系統,但有時作為檢查漏電情況,也可用于高壓系統。由于它的動作情況直接關系到人身安全,所以必須保證漏電保護器的性能可靠,動作迅速。因此,在安全評價中,保護器的動作情況是一個必須給予考慮的主要因素。
7、防護性能
這里的防護性能主要指結合電氣設備或設施的使用環境,從電氣設備或設施的結構來評價電氣設備、設施的固有安全性。現場檢查時,可以從電氣設備和變配電室兩方面檢驗:
①電氣設備
a.評定所使用的電氣設備的型號、組別和類別以及外殼防護等級是否符合使用環境的要求;b.火災爆炸危險環境下電氣設備安裝接線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②變配電室
規范中對變配電室的選址、建筑物結構等方面均有安全要求:
a.變配電室應位于散發可燃性氣體裝置(或單元)的全年最小風頻風向的下風側;b.所處地勢不低洼,沒有雨后積水的現象;c.變配電室所有門的開向;d.變配電室的門、窗應裝設網孔小于10 × 10mm 的金屬網;e.電纜溝、隧道、進戶套管應有防小動物和防水的措施;f.變配電室內的安全警示標志、工作操作標志及配電柜的標識要齊全,并符合標準規范要求;g .變壓器應有貯油池,池內應鋪設合乎規范的鵝卵石。
二、電氣環境
這里所說的電氣環境是指對電氣安全有影響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電、靜電等;非自然因素主要指電氣系統工作場所的環境因素,如電磁輻射;易燃易爆、高溫、潮濕、腐蝕、金屬占有系數大等特殊場所。電氣環境對電氣系統的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評價化工企業電氣安全現狀時,應把電氣環境放在較重要的地位,在權重的分配中需給予較重考慮。
1 、雷電
雷擊是大氣中的自然放電現象。雷電傷害是由直擊雷、雷電感應、雷電波的電性質、熱性質、機械性質的破壞作用而引起。當房屋、電力線路和電氣設備遭到雷擊時,將產生瞬間高電壓和大電流。在其所波及的范圍內,會毀壞設施及設備、人體遭電擊、發生事故停電甚至引發火災爆炸。可見,雷電危害對電氣系統來說,是不容忽視的,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①雷暴日:企業所處地區的雷暴日數。
②防雷建(構)筑物:企業范圍內的高大建(構)筑物的幾何尺寸(高度等)和電氣設備(架空線路、變壓器等)。
③防雷裝置(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和避雷器)。對防雷裝置的檢查,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a.防雷裝置是否完好、齊全;b.避雷針、避雷器是否定期檢測、記錄;c.防雷接地裝置與建筑物的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d.接地電阻值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0Ω),是否按期檢查和檢測。
2 、靜電
靜電是在宏觀范圍內暫時失去平衡的相對靜止的正電和負電。靜電的產生是同接觸電位差和接觸面上的雙電荷層直接相關的。靜電電量雖然不大,但因其電壓很高而容易發生火花放電。靜電火花可以引燃易燃物質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降低產品質量;還可能引起計算機、繼電器、開關等設備中電子元件的誤動作。可見,如果工業生產中的操作介質易產生靜電,那么,靜電危害是不容忽視的。應從以下幾點考慮:
①操作介質,工業生產中的操作介質的靜電危險性大小。
②防護措施,靜電安全防護主要是對火災爆炸的防護。當然,一些防護措施對于防止靜電電擊和消除影響生產的危害也同樣是有效的。主要從以下幾點檢查:
a.防靜電接地是否完好、齊全,接地電阻值是否符合規范要求;b.防靜電跨接是否正確、齊全、完好;c.易產生靜電的物質的流速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d.工作人員是否穿著防靜電工作服;e.是否采用了其它防靜電措施(如使用抗靜電劑、靜電消除器、鋪設防靜電地板)。
3、電磁輻射(包括雷擊電磁脈沖)
電磁輻射傷害是由電磁場的能量造成的。電磁輻射造成的環境污染,既危害人體,也造成設備運行不正常。人體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吸收輻射能量,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部位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另外,射頻對人體的傷害具有滯后性和累積性。強高頻輻射可造成電視機圖象不穩,通信信號中斷或失誤,儀器、儀表及自控系統失靈;大功率高頻設備對其附近的電子儀表、精密儀器、通信及自控信號產生干擾,甚至不能正常運行;強烈的高頻輻射場可使輻射場中的金屬件相互碰撞而產生火花,另外,射頻危害還表現為感應放電,可能給人以明顯的電擊,還可能與鄰近的接地導體之間發生火花放電,這些在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因素。雷擊電磁脈沖會使線路和設備產生過電流或過電壓,即電涌。評價時,從三個方面考慮:
①電磁環境
a.功率。高頻設備功率愈大,輻射場強愈高,且呈比例關系變化;b.頻率。一般而言,工作頻率愈高,對人體愈有害;c.與場源的間距。間距愈大、場強愈小,受害也愈小;d.作用時間和周期。作用時間愈長,周期愈短,危害也愈嚴重;e.波形。脈沖波的影響比連續波危害大;f . 環境。溫度、濕度愈高,危害也愈大。
②暴露情況
工作人員所處的電磁輻射工作環境是否滿足國家標準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的防護限值。
③防電磁輻射的措施
可以從以下幾點檢查:
a.合理地選擇導線及其布線方式;b.濾波;c.屏蔽;d.高頻接地;e.隔離;f.防止自激震蕩;g.個人防護;h.等電位聯結。
4、特殊環境
特殊環境是指容易引發觸電和電氣火災爆炸的危險工作場所。電氣設備和線路設置的場所按其受外界影響的條件,分為六類:
( 一) 高溫場所
在各種熱輻射作用下,室內溫度經常地或周期地(大于一晝夜)超過 35℃的場所。例如安裝有干燥爐、烘箱、焙燒爐和鍋爐的場所。
( 二) 潮濕場所
室內僅有短時間排出少量蒸汽或冷凝水,空氣相對濕度大于 60%,但不超過 75%,凝結在墻上或天花板上的冷凝水只有例外情況才有水滴落下的場所稱為陰濕場所。空氣濕度長時間大于 75%,凝結在墻上或天花板上的冷凝水能滴落下來的場所稱為潮濕場所。室內相對濕度接近 100%,天花板、墻壁、地板以及物件完全處于濕氣籠罩之中的場所稱為非常潮濕場所。
( 三) 多塵場所
生產過程中排出粉塵的數量足以沉積在導線上或沉落在電氣設備上的場所,根據粉塵導電與否,又分為導電粉塵場所和非導電粉塵場所。
( 四) 腐蝕場所
腐蝕性蒸汽、氣體、液體形成損壞導電部分及絕緣的沉積層的場所。按其嚴酷程度分為弱腐蝕場所、中等腐蝕場所及強腐蝕場所三類。
(五)火災爆炸危險場所
具有固體可燃物質、可燃液體、爆炸性粉塵和爆炸性氣體的場所,根據出現火災爆炸的頻繁程度及傷害性進行區分。
(六) 狹窄的導電場所
由金屬構成的空間受到限制的場所,人經常與周圍金屬接觸而又難以與金屬隔離。例如在鍋爐的鍋筒內進行檢修清理工作。
凡不具有以上6項中所述條件的場所稱為正常場所;以上所述6項場所統稱為非正常場所。評價時,將根據上述危險場所的劃分原則,確定工業企業內是否存在各種危險場所,然后從觸電危險環境和火災爆炸危險環境兩個方面評定。
①觸電危險環境根據觸電危險程度,將觸電危險環境分為三類:
a.無較大危險的場所 正常情況下,有絕緣地板、沒有接地導體或接地導體很少的干燥無塵場所;b.有較大危險的場所 潮濕場所、高溫場所、導電粉塵場所、導電場所及有可能同時觸及電氣設備外殼和接地設備的場所;c.特別危險場所 特別潮濕場所、腐蝕性場所及具有兩種和兩種以上有較大危險場所特征的場所。
②火災爆炸危險環境
在工業生產、加工、處理、轉運、貯存過程中出現或可能出現火災危險物質的環境稱為火災危險環境;出現或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稱為爆炸性氣體危險環境;出現或可能出現爆炸性粉塵混合物的環境稱為爆炸性粉塵危險環境。在這些環境內,少量的泄漏電流、微弱的電火花和過高的表面溫度都可能引發火災爆炸事故。評價時,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a.根據 GB50058-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劃分火災、爆炸危險環境區域范圍:首先考慮釋放物質的物理化學(狀態、閃點、密度、腐蝕性等)性質,確定物質的危險度(可燃、易燃);再確定釋放源等級(連續級、第一級、第二級);通風狀況(自然通風和一般機械通風、局部機械通風、無通風);b.變配電室內的充油電氣設備是否有滲油、鼓脹現象及異常響聲,油位是否正常,油色是否透明無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