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延安煉油廠籌建于1986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陜西省規模最大的煉油企業。2005年陜北石油體制重組,延安煉油廠在原延煉實業集團公司的基礎上更名為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延安煉油廠,隸屬于煉化公司,是煉化公司的骨干企業。
延煉地處古都西安與圣地延安之間,包茂高速和210國道由此經過。目前已形成原油一次加工能力800萬噸/年,催化二次加工400萬噸/年的生產規模。主要產品有90#、93#、95#汽油,-10#、0#、5#柴油,聚丙烯、液化氣等,其中90#、93#汽油和-10#、0#柴油都是陜西省名牌產品。
建廠20多年來,延煉在秉承企業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創新和發展,現已形成了較為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企業文化。那就是發揚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和埋頭苦干的石油精神,著力構建團結、務實、創新、奮進的企業精神;以人為本,著力塑造勤勉、守信、敬業、奉獻的新型員工形象;大力倡導視質量為生命、以質量求發展、憑質量樹品牌的品牌理念;管理上以科技強企為支撐,關注細節,講求實效,追求卓越;始終堅持為市場創造價值、為企業謀求發展、為員工謀求福祉、為社會承擔責任的價值理念,堅持走科學發展、清潔發展、節約發展、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聚合全廠員工的智慧和力量,以“四個”一流(建一流隊伍,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辦一流企業)為標準,全力打造規模延煉、實力延煉、品牌延煉、和諧延煉。先后榮獲全國守信用重合同企業、全國綠化400佳單位、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全國500強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先進集體和陜西省質量效益型企業、陜西省明星企業、陜西省無泄漏工廠、陜西省清潔文明工廠、陜西省清潔生產審計示范單位、陜西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陜西省消防安全紅旗單位、陜西省綠色文明示范工程綠色企業、陜西省環保貢獻獎杰出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二、近年來安全生產總體情況
實現安全生產是關系到一個企業效益、發展、形象乃至企業命運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抓好安全生產是落實“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的具體體現。抓好安全生產是突出以人為本,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延安煉油廠作為一級防火單位,防火、防爆、防破壞是我們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從延煉創建那天起,我們就十分重視企業安全工作。
近年來,我廠安全工作在省、市、縣的大力支持下,在煉化公司和廠黨政的正確領導下,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安全發展的思想,落實科學發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以人為本、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緊緊圍繞實現“減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杜絕特別重大事故”這一目標,大力加強安全隊伍建設,進一步夯實安全工作基礎,推進安全長效機制,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增強了全廠職工的安全意識。全廠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已連續五年實現了重大事故、生產、人身、火災等事故為零的目標;2004、2005、2008年被陜西省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08年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先進單位,同年通過了國家危險化學品安全標準化二級企業。
1、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每年年初確定召開的第一個大會就是“安全管理工作會議”,會上確定全年安全生產工作的目標和任務,逐級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每年簽訂一、二級安全目標責任書60多份。通過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的形式,不僅達到了“誰主管、誰負責”的目的,還做到了“安全重擔人人挑、人人頭上一方天”,形成一個有效的安全生產激勵約束機制,真正使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車間、班組直至每一名員工,年終按照安全生產考核細則,嚴考核,硬兌現,使安全工作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2、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我廠的安全生產組織機構比較健全,建立起了廠級、車間、班組三級安全管理機構。成立了安全生產委員會,廠長擔任主任,副廠長及各單位一把手為成員;建立了廠領導分片包干責任制度。各車間成立了以黨政一把手為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車間還配備了專職安全員;每個班組設有兼職安全員。明確了上至廠長下至員工各個崗位的安全職責,形成了自上而下一級抓一級,一級保一級,級級有責,互保到底,聯保到邊的三級安全管理網絡體系,做到了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懂安全,形成了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安全格局。
三、大力強化員工安全教育,著力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安全工作要搞好,最根本的是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全員的綜合素質。為此,我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形式在全廠范圍內經常、深入、持久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一是通過狠抓“廠級、車間級、班組級”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利用每年的“安全生產月活動”、板報櫥窗、內部廣播報刊、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理論講座、安全演講、安全文藝節目等全方位對員工開展多種行之有效的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使學安全規程、防安全事故的行為,成為每一名員工的自覺行動,真正做到“四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防止別人傷害他人”。二是對新入廠人員都要經過三級教育培訓。特殊工種特殊培訓,培訓教育不合格不準上崗,并對每位員工建立安全培訓檔案,開展以“清理、清掃、清潔、整頓、素養、安全”為主題的“6S現場管理”活動。從人員恪盡職守、設備運行正常、規章制度落實、物品擺放有序、記錄完整準確、安全措施得力、環境優美整潔共七個方面進行整合,從而保障安全生產。組織全廠職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學習,每年對全廠員工分批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和考試。三是深入開展“安全知識進社區、進校園”活動,組織安全、消防等各方面專家,編印安全生產知識讀本,向職工和家屬傳發,把安全知識普及覆蓋到千家萬戶。四是加大培訓力度。每年初,我們都制定了詳細的安全培訓計劃,確定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人數、時間、內容和方式,并強制執行,嚴格持證上崗制度。近年來,我門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式,舉辦廠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焊工、電工、起重、危險化學品等各類安全培訓班100多期,有2000多人(次)接受了相應的安全專業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保證了企業的安全生產。
四、抓重點,查隱患,不斷強化現場安全管理
1、加大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的安全監管。我廠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區域有油品罐區、液化氣和輕質油裝車臺等,對這些區域,我們嚴格實行“五定五到位”監控管理。對氣壓機、主風機、滑閥等關鍵設備,實行由機、電、儀、管、操“五位一體”特級管護。嚴格各種作業票證管理,廠區一切用火、用電、行車等作業活動都要嚴格按程序辦理審批手續。加強外來施工隊伍管理,把好準入關,不管是哪支施工隊伍,只要進入延煉施工,都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必須簽訂安全協議,必須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2、加大隱患查處力度。一是為進一步加強隱患治理力度,我廠根據省、市、縣和集團公司、煉化公司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制定了《延安煉油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以廠長為組長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的日常工作,制定了隱患排查工作指導思想,確定了切實可行的隱患排查工作目標,準確確定了隱患排查治理范圍和內容,健全了我廠隱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使隱患排查治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幾年來隱患治理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隱患整改率達到了100%。二是全方位開展安全監督檢查。安全檢查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近年來,我們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期以及行業特點,實行“三級檢查制度”,即“班組班班查、車間天天查、廠領導帶隊周周查、月月查”,定期對各生產車間和后勤服務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全方位檢查,每年檢查都在50余次以上。
3、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和煉化公司年度目標責任指標要求,對原重大危險源進行了重新辨識評價,以生產場所為單元,共評價出老區、咀頭新區、惠家河成品罐區、山上卸油臺四個重大危險源。現在我們的監控手段主要使用DCS操作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固定式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和安全檢查如周檢、巡檢(1小時一巡檢)等管理上進行監控。截止目前重大事故預防控制體系已建立,全廠重大危險源得到有效監控,重大事故隱患得到有效治理。
五、加大資金投入,安全生產硬件設施不斷增強
先進的安全設施(設備)是提高企業本質安全的重要物質條件。安全投入與安全效益始終是正比例關系。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近年來,我廠十分重視安全投入,重組后,我們企業的安全費用由上級撥付,每月按時申報費用計劃,力爭全額撥付。在安全專項費用的使用上,我們專款專用,安全生產的硬件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先后配備了消防車15輛,其中進口車2輛。加強了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全廠共建有消防泡沫站4個,各儲罐均配有自動噴淋系統和消防泡沫管網系統;生產裝置都配有消防管網、消防水炮,有力地提高了各裝置自身的防預能力。給車間操作人員配備了防毒面具和進口的空氣呼吸器等應急搶險工具160臺(套),提高了員工的自我防護能力。在醫療急救方面,配備了高壓氧倉、呼吸機、監護儀等先進的搶救診斷治療儀器,保證突發事件傷害人員能及時得到救治。先后在罐區、裝油(氣)臺等重點區域設置了電子監控,同時改造了火災報警系統,安全技防能力不斷提高。
六、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在日常的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我廠始終堅持“五抓”,即:抓責任落實、抓制度完善、抓規程操作、抓隱患整改、抓事故防范。做到了“五到位”,即:領導到位、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制度到位、教育到位。多年的安全工作實踐,使我們真切體會到要抓好安全工作,領導重視是關鍵,教育培訓是根本,嚴格制度是基礎,監督檢查是保證。安全是天,安全無小事,我們將在今后的安全生產工作中,按照主要在領導、核心在基層、重點在崗位、關鍵在員工的指導思想,從以下“四點”抓起,即:從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抓起,從規范施工作業現場抓起、從消滅習慣性違章抓起、從提升管理人員素質抓起,同時不定期開展“三違”、“三松”(思想松、紀律松、管理松)和“三盲”“(盲區、盲點、盲時)檢查,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隱患排查網絡體系。在隱患治理上,做到小隱患不過班,一般隱患不過天;對重大隱患做到項目、人員、責任、措施、考核五落實、五到位。同時嚴格實行安全問責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堅持一事故一分析嚴處理。凡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安全責任不落實,方案措施不完善,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監督檢查流于形式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在全廠形成人人關注安全、人人渴望安全的良好勢態,使我廠安全生產永遠平平安安。
七、應急管理體制健全
按照“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要求。一是牢固樹立“防災重于救災”的理念。加強“一案三制”建設,強化經濟效益、安全文化一體化管理的觀念,成立了以廠長為總指揮的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及時修訂廠級、車間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到機構、職責、人員、器材、經費“五落實”,形成統一指揮、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的應急機制。二是制定應急預案,經常開展演練。近年來,我們先后編制了《廠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匯編》,《突發自然災害救援預案》、《防汛預案》、《液化氣罐區專項應急預案》等多個專項事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不同形式、內容和規模的應急救援演練,強化科學施救的思想。堅持廠級演練每年兩次、車間級事故演練每年二次、班組事故預案演練每季度一次的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通過演練,保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持續改進,強化了應急管理,提高職工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2006年舉辦的“陜西省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事故演練”活動,受到了省、市、縣、及延長石油集團公司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演練方案內容全面、周密。同時對全省其它行業應對突發安全生產事故具有較強代表性和現實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