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塔河采油一廠細查“薄弱環節”精做安全
來源: 中國石化新聞網 瀏覽: 2813 發布于2011年04月26日
作為最早參與塔河油田開發的骨干采油企業,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一廠經過了10年的快速發展,在取得原油總產量2300萬噸、三屆中石化紅旗采油廠等驕人成就的同時,該廠面臨的諸多安全管理風險也在考驗著一廠干部職工的智慧和勇氣。 2011年采油一廠HSE工作緊緊圍繞增產增效中心任務,結合“我要安全”活動,通過查找身邊“十大薄弱環節”把安全管理的視角延伸到各個工作層面的各個角落。在第一階段采油廠針對井控設備設施管理、管線腐蝕、HSE管理等10條存在問題,深入開展自查自檢活動。各基層隊站、部門結合生產現場設備安全狀況、崗位人員素質等共梳理43條薄弱環節。按照薄弱環節統計表內容定,采油廠專人監管、定整改時間和整改措施,及時解決影響安全運行、危害職工身心健康的問題。目前,該廠第二輪薄弱環節查找整改工作已全面展開。
“庫房裝卸抽油機、采油樹等大型設備時,乙方單位的裝卸人員自我保護意識不夠,站的位置距離吊裝物過近,勞保用品穿戴不整齊,操作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4月初設備物資科倉儲管理人員反映的問題引起了采油廠的高度重視。該廠立即開展卸載現場隱患整改工作,要求倉儲管理員做好現場監督,及時提醒裝卸人員注意安全。同時與乙方單位加強聯系,不斷加大卸載人員的操作及安全保護防范意識的培訓,并不定期對培訓記錄進行檢查監督,雙方聯動從細節上共同消滅“薄弱環節”造成的安全隱患。
多查找一個身邊的“薄弱環節”,安全就多一份保障。一季度一廠結合不同崗位操作流程,精心組織各單位編制了“崗位操作風險識別卡”,進一步規范了崗位操作步驟,崗位人員可根據識別卡進行井站流程可控與不可控的風險識別、分析施工作業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崗位危險源識別和預防,了解操作中風險因素及注意事項,識別卡的推行,對崗位人員加強設備管理、提高操作技能、及時發現、消除隱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學藝不精”是職工面對突發狀況缺乏有效手段的重要因素,也是崗位安全的“薄弱環節”。為提高各職工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明確應急處置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并通過演練檢查各采油隊的井控應急工具及材料的儲備情況。3月中旬一廠組織了四個采油隊先后進行隊級抽油機、采油樹發生險情的井控演練。演練不提前通知演習單位,不制定詳細的演習方案,接近了實戰水平。針對演練暴露的問題,采油廠及時有針對性的制定措施,開展“學標準、用標準、按標準辦事”活動與崗位練兵、應急演練、技能比武相結合,不斷加強職工崗位培訓,堵塞“薄弱環節”形成的漏洞。
2011年采油廠在查找身邊“薄弱環節”過程中,廠領導以身作則,嚴格落實關鍵裝置、要害部位領導承包檢查制度,針對4-1站3號加熱爐拆除搶修、YT7212H油壓出現周期性異常下降、3號站至聯合站管線投產等“三重一險”工程,及時開展“領導帶隊檢查”,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采油一廠通過細查“薄弱環節”,精做安全文章,強化了本質安全建設,提升了HSE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