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夯實企業安全管理基礎,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實現企業安全管理、作業現場和操作過程標準化,有效預防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山西省長治市安監局在去年開展冶金等工貿行業標準化創建工作的基礎上,總結借鑒經驗教訓,主動轉身,積極求變,早在年初就開始全面謀劃,充分運用標準化創建這個抓手,打開了安全生產工作的新局面。
給縣市“壓擔子”,化壓力為動力
為加強各縣市區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的落實力度,今年長治市安監局制定了嚴格的目標考核標準,進一步明確各縣市區的工作任務、完成時間及責任人。在2011年度的縣市區目標責任制考核中,標準化創建未完成達標任務的,在其總分中扣除0.6分。而今年這一“分數線”有所提高,任務不達標的,在其總分中扣除1分。
與此同時,長治市安監局進一步強化評審力量,規范評審行為。在征求評審機構意見的基礎上,要求評審機構對咨詢和評審中發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向市縣安監部門報告,并統一了評審報告的格式、標準、內容及評審程序。而企業要在整改完成后20天內出具評審報告,整改不到位的企業要向安監部門報告。
為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培訓力度,長治市安監局專門召開標準化培訓會,對各縣市區安監局分管責任人、評審機構人員及103家企業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基層安監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安全生產標準化知識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為加大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力度,長治市安監局特別制定出臺激勵措施,同步加強宣傳力度。自開展標準化創建工作以來,長治市安委辦先后2次下發文件,通報全市標準化工作進展情況。對各縣市區政府的達標進度進行排名,其中連續兩次排名靠后的予以通報批評。對全市標準化二、三級達標的,則在電視臺以滾動字幕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有力推動了標準化工作進度。
找企業“解難題”,變被動為主動
長治市安監局發現,在以往召開的各類安全工作會議上,前來參會的多是企業分管安全的負責人,而其一把手則很少參會。企業一把手對上級的安全生產政策認識不到位,工作不主動,推一推動一動。很多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監管人員去了以后怎么都行,離開以后就不了了之,對安全生產工作認識不到位、主體責任不落實,標準化推進工作阻力重重。
為解決這些難題,早在2012年3月份前,長治市市縣兩級安監部門就深入83家企業主動和企業一把手見面,送文件、傳精神,明確傳達國家省市標準化建設要求,通過主動作為,進一步提升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標準化工作的認識。
為進一步解決企業工作不積極的問題,長治市市縣兩級安監部門對13名企業法人進行約談,反復對其講政策、講道理,加大督促力度。
針對那些反復推動卻始終無動于衷的企業,長治市以處罰推工作,按照上限對其進行嚴格處罰。今年共計處罰企業15家,罰款30余萬元,停產整頓4家。
經過一系列努力,企業開展標準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
看自身“調思路”,變個體為整體
在去年的標準化創建工作中,由于目標設定過高,原先預計的20家二級標準化企業只完成3家。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進展不平衡,個別地方推進素的緩慢。針對這一現狀,在今年的工作中長治市確立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分批達標、重點先達、整體推進的工作方法。
先重后輕,把冶金行業的標準化做為工作的突出重點。長治市共有9家規模以上冶金企業,其中8家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安全管理基礎較差。針對這一實際,長治市確定了以這9家企業標準化達標帶動全市冶金等工貿行業達標的工作思路。目前,9家冶金企業中有7家申報了二級標準化,2家申報三級標準化,企業自評報告已全部完成,并與評審單位簽訂了服務合同。
先易后難。針對企業行業不同、管理基礎不同、人員素質不同的現狀,長治市確定達標企業分三批進行達標公示。
先獎后關,采取以獎代補、先達有獎、后達不獎、不達關閉的方法,推動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為此長治市特設548萬元達標獎勵專項經費,對達標企業進行獎勵。其中一級企業獎勵5萬元,二級企業獎勵3萬元,三級企業獎勵2萬元。
目前,長治市冶金等工貿行業規模以上的70家企業中,完成二級標準化企業8家,三級標準化達標企業公告12家,與評審單位簽訂服務合同并上交自評企業25家(二級7家、三級18家),正在開展企業自評的20家,標準化創建工作目標完成進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進度107.14%,以標準化創建為抓手的安全生產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