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組委會在消防賽區了解競賽情況。
9月20日,大慶石化公司塑料廠化驗車間潔凈的操作臺上,錯落有致地擺滿了各種化驗器具。龐明、張卓等8名女工忙完本職工作后,在技師朱建華的指導下,移液、觀察、標定……一絲不茍地操作著。從分廠的晉級賽中勝出后,她們正積極備戰公司第28屆生產技術運動會化驗賽區的決賽。
今年6月份,大慶石化第28屆生產技術運動會拉開帷幕。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大慶石化堅持舉辦的28屆生產技術運動會已經成為“人才強企”戰略的重要實踐。從最初單一的勞動熟練性競賽,到如今的技能型、創新型知識大比武,這個公司的生產技術競賽走過了逐漸深化、發展的道路。
公司總經理王德義說:“技能人才是企業的寶貴財富,生產技術運動會是一線員工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為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適應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力度不斷加大的新形勢,這次技能競賽要與時俱進、‘全面升級’。”
搭建平臺,讓各路豪杰顯身手
每一屆生產技術運動會的開展,都在大慶石化上下掀起了一個大練兵、大比武的熱潮。然而,這個公司領導清醒地認識到,發現并選拔出一批各級行業狀元和技術能手不是目的,應該通過技術競賽來激發和調動所有員工提高崗位技能的積極性,從而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高素質員工隊伍培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近年來,有7個專業的行業狀元連續兩屆蟬聯,約2.3萬的操作人員中,為什么沒有更多的人像蟬聯狀元那樣,對研究操作技術著迷?這說明,技術競賽機制需要改進,技術競賽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為激發和調動各級人員提高專業技術的積極性,滿足各單位、各崗位、各工種對人才的需求,大慶石化以“全面升級”為主題,將技術競賽“提檔升級”,特別強調本屆生產技術運動會分三級進行。
對各車間來說,重點做好崗位練兵,不斷完善日常培訓制度,豐富培訓載體,并在員工中全面開展競賽活動,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在廠處級層面,把重點放在操作骨干人才培養上,圍繞生產工作需求抓好競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公司層面,把重點放在抓好高技能人才培養上,與國家職業技能要求對接,按照石油石化行業技能競賽標準組織開展競賽,在提升優秀選手競技水平上下工夫。
通過這樣由下至上的層層選拔,既調動了基層所有員工學知識、練技能的積極性,保證了日常生產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知識的普及和鞏固,又兼顧了行業競賽爭金奪銀的需要。
8月26日,大慶石化醫療賽區競賽率先結束。共有146名選手分別參加了這個賽區護士、醫技、醫生三個專業的比賽,而此前,職工醫院全體員工認真復習理論知識,結合崗位實際苦練操作技能,初賽參賽率達100%,全院形成了以賽促學的良好風氣。獲得醫技行業狀元的電診一科副主任楊淑賢深有感觸地說:“醫院長期扎實開展專業培訓,為我們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創造了條件。尤其是2008年,我有幸被選派到北京解放軍301醫院進修學習,既開闊了眼界,又學到了許多先進的醫學知識和新的診療方法。”
為了給各類員工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成長成才的機遇,大慶石化還從補齊基層人才短板的目的出發,廣泛搭建展示平臺,將“絕招絕技”評選納入到今年的競賽體系中來。所謂“絕招絕技”,即崗位員工鉆研崗位操作技術,長期積累練就的特長技能,通常指獨家所創、超群的技藝,或是別人很難學會和掌握的技藝。
在本次技術運動會已收到的59項“絕招絕技”展示項目中,既有崗位員工結合生產實際,自主改進或發明的生產工具“高壓管線疏通器”、“機械密封檢驗光箱”等,又有具有創新性、實用性、科學性的操作法“栽絲法”及“五位一體卸車法”等。
“絕招絕技”展示活動的評委們說:“這些項目各具特色,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降低成本、確保安全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體現了‘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把日常的工作做成經典’這個主題。”
據競賽組委會統計,大慶石化此次共有2萬余名員工在生產操作、輔助生產、后勤服務和管理技術人員4大賽區、37個分賽區、98個工種上展開角逐,是歷屆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
技績并重,讓企業需要來說話
企業發展需要高技能人才,可單是某項技能超群,而日常工作表現一般的技術能手,能擔此重任嗎?大慶石化從服務企業科學發展出發,在制定本次競賽管理辦法時,明確提出堅持“技績并重”原則,通過采用技術技能與工作業績有機結合的考評體系,選拔出憑高超技藝在生產建設中發揮中堅作用、大家廣泛認可的狀元和技術能手。
競賽按照石油石化行業職業資格等級標準要求命題,分理論、實際操作和工作業績三部分進行考核。各賽區可結合實際,按照2:4:4、1:4:5、3:3:4的比例,確定理論、實際和工作業績的考核權重。競賽成績相同時,按工作業績考評分數排列,得分高者列前。
將工作業績納入競賽考核中,這在大慶石化生產技術運動會30年的歷史上還是頭一回。既要抓好技術技能考試,又要注重日常工作表現與工作業績考評,競賽組織者們感到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既要在賽場上賽出好成績,又要在工作中建功立業,選手們覺得壓力更大了。
各賽區按照上屆競賽結束到本屆競賽開始的時間區間,結合本單位、本專業實際,科學、量化地制定出選手的工作行為表現和生產工作業績評價標準。乙烯、芳烴等裝置操作工的競賽都將日常發現隱患、嘉獎考核等作為業績評價指標,尤其是“發現隱患等級數量”一項基礎分最高,突出強調了崗位員工對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貢獻。
新生事物一出現,難免會受到議論和質疑。有的單位提出建議,當競賽成績相同時,首先考慮考試成績,其次再參考工作業績考評進行排名。大慶石化公司黨委書記鄭懷義認為:“考試是手段,發現、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目的。只是單純的考試型狀元不行,獲獎人員必須是勞模型的。獲獎者在大家眼中不夠勞模、先進條件,就不是我們期望的優選對象!”公司領導堅定有力的話語激發了員工們立足崗位爭一流的勇氣。
化肥廠合成車間三班副班長羅興國,是上屆公司技術運動會的“合成氨操作工行業狀元”。今年,他再次上場參賽,信心十足。廠工會主席黃志勇說:“作為一名基層的兵頭將尾,羅興國的信心正來源于他平時在崗位上的扎實工作、勤勉奉獻。這說明,新的考核辦法更有利于引導員工干在崗位、練在崗位、奉獻在崗位、成才在崗位。”
考慮到員工個人與班組在發揮作用及為企業做出貢獻方面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大慶石化公司第28屆技術運動會還開展了“狀元班組”競賽。這也是依托業績與成績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設立的一個新項目,由各二級單位組織設立相應的工種系列,突出考核參賽班組的技術技能、團隊協作、生產工作專業業績。
“狀元班組”競賽項目一出臺,各班組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抓操作平穩率、提高產品質量、確保運行安全、下力氣節能降耗的良好風氣日漸濃厚。
大慶石化希望把2.3萬名一線員工都培養成技術、思想雙過硬的優秀員工,把1483個班組都打造成團結高效、業績優良的過硬集體,而建立長久性的業績與成績相結合的評價激勵體系,正是實現這個愿望的途徑之一。
加大激勵,讓技能人才更吃香
要讓“知識藍領”越來越吃香,讓技能型人才感到學技術有奔頭、懂技術有甜頭。大慶石化為造就有利于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不斷追求生產技術運動會激勵標準的最優化和激勵效果的最佳化。
這個公司承諾,此次生產技術運動會,符合《中國石油石化工種目錄》規定,被授予“行業狀元”稱號的,具備相應職業資格的可晉升上一級職業資格。此外,還為參加車間級和廠處級競賽的50周歲以上男選手、45周歲以上女選手、參加工作5年以下一個賽期以上的選手設置一定獎勵名額,以最大限度地激勵各級各類人員,發揮好技能競賽的促進作用。
榮獲狀元和技術能手標兵的,在公司勞模評選、向上級推薦先進榮譽時,公司不但予以優先考慮、優先推薦,對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將由公司團委授予“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和“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對女狀元和女標兵,還將由公司女工委員會授予“巾幗崗位能手標兵”和“巾幗崗位能手”稱號,可謂“雙豐收”。
對評選出的“十大絕招絕技”,除相應的獎勵外,公司還將制作宣傳光盤和編成《絕招絕技名錄》,在企業報紙、電視臺、網站等媒體進行展示和宣傳,以增強企業技術工人的職業榮譽感、自豪感。
因為有了群眾性生產技術競賽中“行業狀元”、“技術能手”的評選,在大慶石化,過去一直在幕后默默工作的技能人才,如今被推到了眾人矚目的臺前。這不僅體現了企業對技能人才的渴求,而且是人們對技能人才的承認和尊重。一批批行業狀元、技術能手們在這條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上嶄露頭角,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選擇生產一線,通過技術成才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化工一廠裂解車間壓縮機組承包組組長左成玉,參加工作26年來,一直工作在乙烯生產一線,先后解決了生產難題100多項,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近千萬元,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中華技能大獎等近二十項重要榮譽,是集團公司乙烯裝置技能專家。他說:“企業給了我展示才華的舞臺,只要企業需要,我愿意一輩子工作在生產操作崗位。”
據統計,大慶石化公司現有操作人員約2.3萬人,其中集團公司技能專家5人,高級技師84人,技師753人。高級技師、技師的比例占操作人員隊伍的3.56%。
在技術競賽喜慶的領獎臺上,在大紅的光榮榜上,在報刊、屏幕上,人們認識了一個又一個樸實的面孔:左成玉、申玉春、潘大龍……正是他們及他們身旁一批又一批技能型員工,為大慶石化實現科學發展奠定了難得的人才基礎。
(廖和明 符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