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環保作業紀實
來源: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瀏覽: 2425 發布于2011年08月05日
井場綠了,環境更美了。“綠色施工在公司已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公司有65支鉆井隊,100%能達到綠色作業要求。” 7月28日,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安全質量環保科科長郭華說。 不讓一滴油污染環境
7月的天山山麓,綠草如茵,牛羊成群,井架巍巍,機聲隆隆。天山南緣的齊6井井場上,克拉瑪依鉆井公司50606鉆井隊正在這里施工。
走進井場,記者見到,各種生產物資有序堆放,泥漿罐、油罐、物資堆下面都鋪設了防滲布。井隊對所有設備都進行了有效防護,看不到“跑、冒、滴、漏”現象。井場地處山邊,只要一下雨,就會有山洪。井場四周挖有深1米左右的防洪溝。員工說,這是為了避免暴雨沖刷井場造成污染。
這個隊員工將生產中產生的污水通過污水凈化裝置進行凈化,用來沖洗振動篩上的沙子。生活污水在經過處理后,用來沖廁所。以前這個隊在清理排水溝時,需要用清水來沖刷,既浪費水資源又增大了污水量。井隊針對此種情況在水池內加裝水泵,利用已排放的污水來清洗排水溝。污水的循環利用,既節約了水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又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
這個隊黨支部書記劉良告訴記者,50606隊每天都根據不同的施工工況,確定環保工作重點,在班前會上提出要求,讓員工心中有數。班后會上,必須總結環保情況。為確保責任的落實,他們把整個區域劃分到崗位和操作人員,并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動作”。
工完場凈恢復地貌
來到位于準噶爾盆地的莫北2井區,MB6331井還有500米就鉆至設計井深了。井場上,50593鉆井隊當班員工們正利用鉆進時間,自覺擦洗設備、打掃井場,工完場凈、恢復地貌。
當班安全員告訴記者,50593鉆井隊在承鉆的每一口井施工前,堅持開展環境污染風險評估和危害識別,并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每次在班前班后會上,他都要向員工提問一些在鉆井過程中對周邊環境有影響的問題,讓員工充分了解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以此增強員工愛護環境的意識。
記者在這個隊井場值班室見到一張搬家行車路線圖。圖上對搬家所經地域、植被情況、行車路線標得十分詳細。值班干部說,這是為減少和避免對植被的碾軋。隊長曾大軍告訴記者,隊里的廢水、廢棄鉆井液和巖屑的固化處置率一直保持100%。對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廢舊物資,進行分類存放,集中進行處理。多年來,沒發生污染事故。
施工作業保護農田
在西南油氣田岳101—65—X1井,40660鉆井隊正在施工作業。井場周圍是一片片綠油油的農田。一座座農家小院里,果樹上掛滿果子。
記者在井場見到,泥漿池和污水坑里鋪著厚厚的防滲膜,防止泥漿污染土壤。放噴管線接出井場百米遠,出口處壘著圍墻,避免噴出的火焰傷害到周圍樹木和農田。這些管線都是沿著崎嶇的山路,員工用肩膀扛上山的。井隊黨支部書記吳志剛說:“在這里施工,要優先保護環境。有時井隊施工作業時,必須放棄機械作業。”
為了井場那片綠色,40660隊在每口井施工前,都要根據井況,預算生產水用量,最大限度控制和減少用水。他們還收集大量雨水作為生產用水,受到地方環保部門的高度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