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總廳管三〔2010〕15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化學品登記中心,有關中央企業,有關協會: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上海探索危化行業風險管控新辦法方面的重要批示精神,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有關人員對上海市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調研,認真總結了上海的主要做法。現將主要做法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借鑒上海市的做法,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促進本地區、本單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
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上海市加強危險化學品
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調研組)
上海市作為我國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擁有近1.2萬家危險化學品(以下簡稱危化品)從業單位。針對危化品領域監管對象多、范圍廣、難度大等問題,上海市積極探索,并采取了以下三點加強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做法,保持了危化品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
一、實施源頭治理,調整優化危化品企業布局
(一)制定安全發展規劃,調整總體思路。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上海市危化品企業布局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產業結構和總體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日益突出。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歷年來城市發展進程中累積下來的危化品企業布局不合理問題,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十一五”規劃》及《上海市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合理布局調整方案》,提出“增量必須向工業區集中,存量逐步消化和調整”的原則。結合石化產業基地建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的劣勢企業,嚴格限制老化工區新建危化品項目,搬遷中心城區及黃浦江上游水資源保護區內的危化品生產企業,調整中心城區內的儲存企業,保留為先進制造業生產配套的生產企業,整體推進生產、儲存企業布局的優化和調整,最終形成以6個專用區為主(其中,滬南的上海化工區、上海化工區金山分區和奉賢分區、金山第二工業區、星火工業區、上海石化作為危化品生產工業區,重點發展重化工和精細化工危化品產業;滬北的嘉定工業區重點發展氣體、涂料等輕化工產業)、外環以外的工業區為輔(金山、奉賢、寶山、浦東等四個危化品基地)的危化品企業分布格局。
(二)統一部署,推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上海市政府成立了由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市發展改革、財政、安全監管、規劃、土地等相關部門以及區、縣人民政府參與的市產業結構調整聯席會議辦公室,將危化品企業布局調整工作納入市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戰略部署和重點內容,明確在2010年世博會前,實現外環線以內中心城區、黃浦江上游水源區布局調整到位,完成吳涇、吳淞等老化工區和液氯、液氨等重點品種危化品企業布局調整工作;爭取2012年前,實現非工業園區內的所有危化品生產、儲存企業“進區入園”。每年年初,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制定發布危化品企業年度搬遷調整方案,明確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區、縣人民政府的職責、任務和時間節點,簽訂布局調整協議書,并在市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會議上定期對推進進度予以通報,形成了良好的組織體系保障和長效工作機制。
(三)加大公共財政扶持力度,落實配套資金保障。
在淘汰落后產能和調整產業布局過程中,上海市政府加大公共財政扶持力度,2009年印發了《上海市危險化學品企業調整專項補助暫行辦法》(滬府辦發〔2009〕40號),引入“危險當量”概念,設定基準指標,提出了定量財政補貼測算模型(即參照企業上一年度生產經營中所使用的危化品原料以及產品的運輸、儲存噸位,測算出企業的“危險當量”,并將企業所在區域系數、危險系數、運行性質系數設定為基準指標,根據企業在調整過程中實際減少的“危險當量”噸位數及基準指標系數,按照1300元/噸的補貼標準,核算企業搬遷調整的最終補貼資金)。
二、在危化品領域積極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充分發揮安全生產責任險在預防事故中的作用
(一)利用經濟杠桿,強化預防意識。
由上海市安全監管局、金融辦、保監局聯手,充分發揮金融、保險等社會力量,在危化品領域實行安全責任保險,作為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的配套措施,提高災后救助、災后補償和預防調節能力。一是發揮費率杠桿調節作用。要求保險公司承保時要根據投保企業的安全現狀、歷史上事故發生情況和理賠情況,實施保險費率浮動(上下浮動10%,最高累計浮動30%),引導投保企業主動增強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率。二是開展風險評估。為體現評估工作的客觀公正,上海市建立了承保風險評估機制,由保險公司委托專家對危化品企業進行承保前的安全評估,并由安全監管部門對評估情況組織抽查,確保評估質量。力求通過安全評估,指導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同時為政府監管部門制定總體規劃和分類監管政策提供決策依據。三是突出防災防損。鑒于目前保險公司普遍存在“重賠付、輕預防”的問題,從每家投保企業的保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防災防損費用,引導保險公司加強防范,不斷完善企業技防水平,加強日常督促監管,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同時由保險公司委托上海市安全生產協會定期組織力量進行防災防損檢查,開展危化品專業培訓和宣傳教育,充分發揮保險公司對安全生產的預防調節作用。
(二)完善功能,量身制定保險條款。
一是針對性強,繳費低,企業負擔輕。在保險費率方面,小型危化品經營企業繳付的保險金最低3900元/年,特大型的危化品生產企業最高75000元/年。保險費率低于風險抵押金同期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減輕了企業流動資金壓力。二是先行理賠,賠付金額高,保障程度高。視企業性質和大小,保險賠償金額從300萬元起,最高達5000萬元,傷亡事故中每人次的賠償額達30萬元,基本能滿足事故發生后善后理賠的實際需要。安全責任保險的保障金額高于相應的風險抵押金數額,提高了對企業的賠償能力。根據上海目前的保險理賠案件狀況,企業的獲利遠遠大于風險抵押金的金額。三是功能全,責任范圍廣。危化品安全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與風險抵押金制度的使用范圍無縫對接,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責任范圍。因危化品事故產生的搶險救災費用、醫療救護費用、除污費用、對第三者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經濟賠償、企業自身雇員人身傷害賠償以及訴訟費、仲裁費、律師費和鑒定費,都屬于可以得到賠償的保障范圍。
(三)多方聚焦,保障工作有序開展。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2006年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56號)規定:“本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危化品單位實行風險抵押金制度;危化品單位投保商業性安全責任險的,可以不再繳納風險抵押金”。同時,上海市財政局、安全監管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共同制定的《上海市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實施辦法》規定:“企業投保商業性安全責任險的,可以不存儲風險抵押金”。在此基礎上,上海市金融辦、安全監管局、保監局、環保局制定了《上海市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危化品安全責任保險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政府有力推動。為保證試點工作順利開展,上海市成立了危化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責任保險推進工作的統一領導。推進過程中,按照“條塊結合、點上突破、多方發動”的原則,充分發揮區縣、行業協會(專家庫)、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爭取重點企業、大型企業支持,發動所有危化品從業單位參與,通過全市專題部署,召開危化品從業單位動員大會、逐家發放告知書、下發征詢意見單、設立集中投保點、開通咨詢熱線電話等多種方式,促進了工作的全面開展。三是嚴格規范市場運作。在試點階段,上海市對承保的保險公司進行了嚴格篩選,確定由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采用共保方式開展保險。經驗成熟后,全面鋪開。工作推進中,建立了“統一條款、統一保單、統一費率,統一投保、統一理賠、統一反饋”的“六統一”工作機制,充分完善承保模式。這一做法有效地減少了保險公司之間的不良競爭,為試點階段規范保險流程,統一服務舉措,贏得企業理解,加強政府監管以及建立全市危化品企業風險數據庫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強化部門合作,提高危化品綜合監管水平
(一)提升危化品道路運輸區域安全聯控能力。
上海市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協調推動蘇浙滬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聯控機制建設為契機,通過建立危化品道路運輸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實時監控信息平臺、對全市6170輛危化品運輸車輛全部實行GPS監控、設立9個危化品道路運輸進出滬專用道口、完善危化品道路運輸應急處置機制(確定了危化品道口應急處置協作儲存、運輸企業名單,制定了檢查處置程序,嚴格規范危化品車輛進出道口安全檢查和應急處置工作),初步形成了“基本信息共享、動態監控通報、聯合執法同步、查處意見反饋”的聯合監管格局。
(二)積極推廣次氯酸鈉替代液氯應用技術,提高本質安全度。
借鑒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成功經驗,上海市安全監管局、水務局等部門在認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在全市自來水行業積極推廣次氯酸鈉替代液氯消毒處理技術,從根本上解決頻繁運輸液氯給城市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
(三)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水平。
利用舉辦上海世博會的有力契機,上海市安全監管、公安、消防等部門建立了劇毒、易制爆等重點化學品實名購買和銷售登記、備案制度。組織開發了危化品經營監控比對系統,督促重點化學品銷售、使用單位將劇毒、易制爆、易制毒等重點化學品銷售或購買的品種、數量、流向、用途、人員情況等信息嚴格備案,并在網上登記平臺上如實登記,加強重點化學品購銷安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