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不少企業同時運行多個管理體系,由于難以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聯系,不僅不能發揮整體功能,還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企業管理效能下降,管理成本增加。多體系運行存在哪些問題?如何理解安全生產標準化與雙重預防機制的關系?安全生產標準化與HSE能否融合?
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這些體系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促進。應本著“求同存異、基于風險”的思路,將安全生產標準化與雙重預防機制和HSE管理體系進行有機融合,以此建立一套一體化的安全管理體系,管控企業各個業務流程中的安全風險。
多體系運行存在問題 有機整合是關鍵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專家王路指出,多體系運行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從企業角度看,不同部門在不同時期建立的管理體系的標準管理范圍、管理要求和管理深度各不相同。各歸口部門站在自己的立場運行體系,制定不同角度的管理程序,造成同一活動多個要求、各單位管理存在扯皮、重復或缺失。
從管理體系頂層設計來看,各歸口部門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有不同的設計思路,根據策劃識別的要素和專業內容要求建立的管理要求多樣,內容重復或矛盾,責任不清、過程不順,尤其體現在管理流程界面上,造成企業管理文件權威性大打折扣,執行效果差。
從執行層面來看,各體系分別開展審核,各單位疲于應付、疲于造多套臺賬,忽略了實際應用,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造成政令不統一、信息不能共享,甚至互相排斥,導致工作效率低下,負擔加重。
“因此,安全標準化與各體系的有機整合是企業安全管理自我發展和自我提升的需要?!蓖趼氛f
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是根本 安全標準化是載體
據介紹,安全生產標準化是借鑒《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AS18001)、ISO45001、GB/T28001等體系模式建立發展起來的,在近年國內安全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通過風險管理全面辨識并管控各類危險源。
“安全標準化作為一個體系管理工具,覆蓋要素比較多,比如:領導作用、目標管理、變更管理、設備完整性、承包商等要素。這些要素全部都是風險管控措施,都可以認為是雙重預防機制的中風險管控的具體做法和標準。”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專家岳遠林說,雙重預防機制中關注對設備設施、作業活動等可能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辨識、分析出其中的風險,制定管控措施,進行分級管控,并對風險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進行監控(隱患排查治理),其可以作為安全標準化的要素組成部分。
“因此,二者并不存在任何的矛盾。對企業而言,通過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采用科學有效的分析方法(SCL、JHA、HAZOP、LOPA等)對企業風險進行辨識、分級、管控,提升本質安全水平。通過對標安全生產標準化中領導作用、目標管理、檢查與自評等要素運行,提升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即通過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抓重點、抓關鍵,通過安全標準化運行,抓全面、抓系統。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是根本,安全標準化是載體。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促進。”岳遠林如是說。
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安全總監王偉認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關鍵在于“合法合規”,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雙重預防機制的關鍵在于構建了風險、隱患、事故鏈,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側重于防止事故發生。雙重預防機制是靈魂,解決的是事故可防的問題;安全生產標準化是基礎,解決的是提出事故防范的各項保障措施。
針對如何將雙重預防機制和安全生產標準化融合,王偉表示,雙重預防機制是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核心,雙重預防機制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在安全生產標準化中都有體現,但只有框架,對于雙重預防機制具體如何開展沒有要求,所以要將雙重預防機制的具體要求融入安全生產標準化,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編制風險清單、進行風險評價、制定管控措施和管控責任人、風險監控等具體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要調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各個要素,以安全生產標準化要素聯動保障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現事故的可防可控。此外,以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自評和持續改進可驗證雙重預防機制的效果。
基于風險管理主線 取共性、突重點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為了適應國際化要求,大多數企業都引入了國際通用的HSE(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HSE管理體系是在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和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一套普遍適用于各行各業的管理體系。
“安全標準化與HSE管理體系存在共性,兩者管理內涵和要求并不排斥,這為兩套體系的融合提供了可能。”王路說,兩者的核心理念都是以風險管理為基礎,以風險控制為主線。兩種運行模式都遵循PDCA運行模式,使體系功能不斷加強和完善,是一種系統化的“戴明模式”。兩者均以合規管理為前提,以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為基本要求。兩者均強調企業領導的重視和全員參與。
他指出,對于企業來講,安全管理并非獨立于其他業務之外的一項工作,安全管理體系也不是獨立于企業管理體系之外的一套管理體系,建設、生產﹑采購、銷售等各個業務流程都包含風險,均需通過體系管理在業務過程中識別并管控。在此前提下,可以以基于風險的管理為主線,以全局眼光和戰略規劃的方向,將安全標準化和HSE管理體系的中各管理要素進行橫向比較,求同存異,以風險識別、風險管控和風險檢查為核心,結合PDCA持續改進循環,將兩者管理要求進行分析,取共性、突重點,按照系統的思路、整體的方法、簡約的原則將安全標準化與HSE管理體系要素進行有機融合。
王路表示,融合過程以“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為總體指導思想,明確各管理要素的管理程序和制度支撐,明確各單位的職責界限,梳理要素運行的流程,固化各個管理流程的運行表單,最終實現以“一套制度表單”支撐多個體系標準要求,以“過程方法、基于風險的思維、PDCA循環”核心理念指導各項業務活動,持續改進體系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標準化和HSE管理體系的融合不可片面理解為對文件系統的整合,而忽略了管理體系融合的核心環節:業務流程的整合、審核內容和審核人員的整合。如果在沒有實現上述兩個方面整合的情況下,盲目對文件系統進行整合,反而對管理造成極大的不便?!蓖趼诽崾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