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協會應邀對淄博市臨淄區80家化工企業開展深度安全檢查。面對此次檢查工作任務急、時間緊、要求高的特點,擁有48年黨齡的老黨員、特聘顧問劉利民同志主動請纓,承擔起設備安全專業現場檢查任務。
劉利民同志深知此次工作任務的重要性,在檢查工作開始前,帶領本組專家認真學習檢查內容,從法律法規的出處依據,到標準文件的編制說明,他不厭其煩地對檢查要求進行逐條逐項甚至逐字解讀,幫助同組工作人員明確了檢查工作開展要求和檢查內容。
6月的臨淄,烈日炎炎,好像提前進入了三伏天,檢查工作的第一周,氣象部門接連發出了氣溫超40℃的高溫紅色預警,提示盡量減少戶外活動。但檢查工作日程緊張,同時由于設備安全專業的特點,檢查時必須要查看導熱油爐、裝置安全閥、儲罐氮封、尾氣連通、進出管道和其他安全附件等,因此,每家企業的儲罐罐頂、導熱油爐間、空壓機房等地都留下了劉利民同志的足跡,他的工作勁頭絲毫沒有被驕陽壓倒,熱情高漲的精神帶動著周邊的人員。
第一周戰高溫,第二周冒大雨。檢查任務時間緊,碰到半天檢查一家的小微企業,劉利民頂著瓢潑大雨,在企業人員的陪同下轉戰不同裝置。在某一企業,眼看烏云密布,他卻拿著資料出門跑進生產車間,為的是更多地熟悉現場情況,避免被大雨困在辦公室耽誤檢查進度。這種從生產出發、不做紙面專家的做法贏得了陪檢人員的贊譽。
面對當地部分小微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不足、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跟不上監管部門要求的情況,劉利民同志不僅完成了檢查的工作,還當起了教導員、宣傳員,不厭其煩地向企業陪檢人員講解相關標準、文件的要求內容。部分企業在開展設備變更管理過程中,沒有理解變更過程風險分析的要求和意義,將變更的風險理解為設備拆裝過程中的施工風險,這樣舍本逐末的管理明顯沒有將重要環節的風險管起來。面對這個問題,劉利民反復向企業陪檢人員解釋、交流,舉例子講道理,深入淺出地一句一句進行講解。
應急管理部近期正在開展化工企業老舊裝置風險評估工作,但專家組在檢查中發現,大部分企業在開展該工作時,均存在流于形式、一筆帶過的問題,個別企業將大問題化小、老裝置化了。對此,劉利民一絲不茍,他擺著事故向陪檢人員宣傳老舊裝置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指著文件逐條解讀評估要求和工作內容。他用自己的行動,為摸清全國老舊裝置底數、開展后續工作打下了基礎。
劉利民的檢查任務還沒有結束,協會各部門幾百名專家的現場工作每天也都在同步進行,他們雖身處的地區、企業不同,面對的裝置和工藝也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在以深厚的專業功底、扎實的工作作風、頑強的工作態度和堅定的工作信念,在祖國大地上為危險化學品領域穩定的安全生產形勢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