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隨著全球汽車產品高科技化和輕量化的不斷深化發展,加大化學品在汽車上的應用成為趨勢。化工產品作為鋼鐵材料的替代品,在汽車零部件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數量上達到全部汽車零部件的30%以上。
董揚強調,做強零部件也是我國汽車工業“十二五”期間的重要任務。沒有強大的零部件研發制造能力,中國就不可能短期內建成汽車強國。他認為,要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產業,需要汽車、化工、電力等行業相互合作。
另外,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未來能源保障將是汽車工業發展第一生命線。實際上,除了傳統動力技術上的節油努力,還需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進華說,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十二五”期間實現技術突破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他指出,目前國內純電動汽車已實現小規模的應用,燃料電池也在一些城市開展了示范運行,但是關鍵的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機等核心部件,其主要性能指標包括能量密度、安全性、可靠性、成本、壽命等,仍然有待取得更大的突破。
新能源汽車與化工有著密切的聯系,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等先進化工技術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強大動力。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說,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要達150千米,進入商業應用的合理范圍;到2020年,續航里程達到250千米左右,真正進入成熟期。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化工等相關行業協調配合進行創新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