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三次集中研討。8名黨員圍繞“牢記諄諄囑托,扛起使命擔當”進行交流發言,協會黨支部書記路念明對發言進行了一一點評,部分列席會議的積極分子和群眾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協會黨支部宣傳委員、技術總監方華云表示,通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深刻感受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赤誠為民的樸素情懷和銳意改革的使命擔當。學習《綱要》,更加堅定了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光明前景的信心,更加筑牢了協會踐行全心全意“為會員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宗旨的初心和恒心,更加振奮了協會勇于擔當、實干興邦的服務精神,更加強化了大家主動運用新思想指導工作、推動協會創新發展的行動自覺。他提出,通過開展專題調研,切實落實總書記“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要求,以提高開展協會“三個服務”的工作實效。
黨員劉利民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談了對協會指導服務工作的體會。一是必須深刻理解法律法規。法律法規的出臺,有特定的背景,不同時期要考慮不同的情況。二是必須正確運用法律法規,向企業提出合適的建議。譬如,花錢少、易整改的問題,建議第一時間整改;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整改的,可建議大檢修期間整改;不易整改或整改難度較大的,比如防火間距不足的問題,應進行充分的風險分析,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降低風險。三是協會專家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對問題進行有理有據的解釋,使企業更容易接受。四是風險分析不能刻意放大或生搬硬套。
技術一部主任馮建柱通過回顧分享總書記關于加強學習的論述,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他說,協會要創立自己的品牌,要挺立于全國安全生產事業的潮頭,要做全國化工行業安全生產事業的排頭兵,必須擁有過硬的本領。本領的獲得源自學習。協會人應當如何學、學什么呢?首先要學的是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有關要求;其次要把握一切機會,向協會內部專家以及外部專家學習;最后要向服務的企業學習。學習后,還要把學到的知識積極地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加靈活地運用到工作中,進而完善協會工作規則、手冊等,這樣才可使協會各項工作全面提升。
技術二部主任鄒曉軍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學習“堅持實事求是”“發揚釘釘子精神”“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的心得體會。他說,實事求是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規律,認識事物的本質。這段論述用于指導協會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在分析事故原因時做到不唯上、不唯書,探究事故發生的根因,從而真正吸取教訓;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就是遇到問題不能繞著走,而是盯住不放,不解決問題誓不罷休;只有堅持不斷學習,持之以恒地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把保一方平安的愿望變為現實。
協會專家曹寶慶表示,要不斷增強為危化品安全生產服務的本領。一要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高理論修養,站位思想高地。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對協會開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二要融入組織,學以致用,以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覺悟深入貫徹、以應有的能力實踐“三個服務”。三要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水平,力爭做到融會貫通學、扎實深入學、像講故事一樣講事故。四要在實踐中增強履行責任擔當能力,踏實行動,不斷履行使命,有所作為。
協會專家趙紅科表示,如果每個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夢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就會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從工作實際出發,他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堅持目標導向、創新導向相統一;二是堅持效果導向,以企業真正受益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三是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覺悟,凸顯黨員本色;四是以高度的使命感,為我國化工安全領域貢獻應有力量。
協會專家季斌在發言中表示,面對蜿蜒的管道,背靠連片的儲槽,協會的培植就是放哨,協會的檢查就是巡邏。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先輩們艱苦奮斗出的豐功偉績時刻警醒鞭策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奮戰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一線。大家要牢記諄諄囑托,扛起使命擔當,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筑夢安全、逐夢協會,用奮斗譜寫青春華章。
協會專家岳遠林在發言中表示,協會為黨和政府服務的初心不能變,在開展業務、組織管理、重大決策中,要嚴格遵照黨的各類章程辦事;為會員服務的初心不能變,要加大對會員的服務,提升為會員服務的質量;要加強與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合作。此外,還要弄清協會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路念明書記對每位黨員的發言進行了一一點評,稱大家的發言既有理論高度,又結合了各自工作實際,準備充分,認識深刻。他強調,一定要原原本本讀原著,認認真真悟原理,做到真學、真信、真懂、真用,從原著中汲取養分,找到前行的動力。要牢牢記住總書記的囑托,特別是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提升專業能力,扛起使命擔當,為化工行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此外,部分積極分子和群眾也參加了集中研討,一些群眾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