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因素,還是物的不安全狀態,到最后都會造成一個結果,事故的發生。面對不安全行為及不安全狀態,我們如何來預防和控制呢?前者是人的一種行為后者則是物的一種形態。對于后者我們可以制定各種管理規定來規范一個物品的放置方式,使其達到理想的安全狀態。但對于前者,我們就不能用這種方式了,畢竟前者和物品不同,前者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安全生產由事后的處理到事前的預防經歷了無數次的蛻變。而如今我們在事前預防的基礎上怎樣讓其深入人心,形成一種特有的安全預防氛圍,使現實安全工作者考慮的重要問題了。
談起安全生產管理,首先要明確管理的主體和客體。主體是對人的管理,確保個人人身安全是管理的首要目標;客體是對物的管理,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各類物品放置安全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主體和客體的結合是對制造過程中的流程管理。為此“管”要管在點子上,“理”要理出頭緒來,否則難以達到管理的目的。
“管”如何管在點子上?一言以蔽之,就是從重點抓起。一是管其要,即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點,抓關鍵,抓中心,而非“眉毛胡子一把抓”。安全生產制度先行,安全要有鐵的制度做保證,通過制定各項安全操作管理制度,強制性執行,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制度之上,體現規章制度的嚴肅性,對物的管理,要做到“物有所‘置’”,按規定的區域放置不同的物品,重要的、危險的要專門處理,妥善保管,切忌亂放,否則出現事故在所難免。對操作流程的管理,這個過程是人與物的直接接觸,人是主動的,一切操作流程的開展都必須圍繞人進行。人是主體,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降低人與物接觸的危險系數,這就要求員工有高度的安全責任感和使命感。要自覺學會同行業的先進安全管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學手段。同時,對于行之有效的傳統管理方法,也要力爭嫁接新的科學方法。
“理”如何理出頭緒來?一是理出條理,二是理出道理。出了問題不用怕,理出道理來就是,而我們往往在工作中出現了問題理不清,道不明,這是非常可怕的。在具體的安全操作中主要體現在宣傳、教育上,給員工們講道理,用事理讓他們明白“安全生產,重在落實”的重要性。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加強思想教育是重要手段。通過學習、教導使員工從思想上端正態度,進而規范職工的行動,達到思想和行動的統一、主觀和客觀的協調,把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給員工講明、說透,讓其了解違章作業的危害,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其明白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生產必須從安全開始。
(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