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棟梁在安全生產調度會上提出,排查安全隱患,必須依靠專家,讓專家有足夠的時間深挖細找、解剖“診斷”,建立安全生產專家查隱患促整改工作機制。
企業生產過程中,隱患就像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發生事故。請專家深入排查并解剖“診斷”隱患就是要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不漏過每一個疑點,切實消除企業經營生產活動中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大小隱患。此舉是堅持把隱患當作事故處理來逼近企業由“管結果”向“管因素”、“管過程”轉變的一種“助推器”。筆者為這種查隱患、硬叫真、強治理的做法點個贊。
建立由專家查隱患工作機制是安全監管方式上的一種創新。“自己刀削不了自己疤”企業自身開展各類隱患排查容易犯“大轟大嗡、大而化之,蜻蜓點水”等“誤區”,走過場查隱患會埋下隱蔽性很強的深層次隱患。而建立第三方專家團隊進入企業行使隱患深查細究監督權,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而進行問責,特別是對那些查出隱患承諾限期整治而無期限的企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聘請吸納了全國各類安全專家,建立了雄厚的安全生產技術專家的智囊團,將專家檢查與政府執法有機結合。說白了即采用“四不兩直”的明查暗訪等方式進入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這有個責任感問題,相信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對安全專家在聘用、制度等都會有一套規范完整的程序。筆者想說的是,作為企業如何應對“專家督查”?如何把查隱患促整改工作落到實處?筆者有以下建議:
一要建立完善的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推行“發現問題就是成績”和“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隱患管理理念,實施全方位、全過程監控,對人、機、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超前預防,全方位、多層次削減隱患,對一時整改不了的隱患必須建立應對的安全預案。
二要建立企業“隱患監督哨”。把安全生產置于群眾監督之下,讓崗位員工更加用心地加強巡回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并及時清除。而且,讓群眾監督還要把崗位排查隱患變成全體職工之事,充分發揮眾人之智,增大了隱患查改的力度,更能使安全隱患得到及時發現和徹底清除。
三要建立企業安全"專家智囊團”。重點對檢查出的各類隱患進行評價、解剖,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跟蹤檢查,將整改的情況進行驗收,對沒有整改的問題的有建議處罰權,有利于消除隱患治理中的“盲區”。強化隱患治理效果,企業應實行隱患首查負責制、隱患跟蹤問責制、隱患整改負責制、重大隱患備案制的“四制”。只有讓“專家查隱患促整改”動態運行機制成為企業治理隱患的一種常態化,才能有效實現隱患排查——發現——承諾——消除的良性循環。
(評論員崔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