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報道,深圳光明榮健農批市場發生火災,目前死亡人數已增至16人,傷者現正在醫院救治。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由于消防通道被其他車輛占用,消防車無法近距離救援。此外,市場內消防栓沒水,消防車需從遠處補水,阻礙了現場救援。
本以為太多類似火災撲受堵的教訓,已經讓我們具備了相當的承受力。然而,當火勢遲遲得不到控制,最終釀成16人遇難的慘劇的時候,沉重和痛惜仍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
哲人云:“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然而,僅今年以來,就有數次火災撲救是由于消防栓缺水而導致救援困難,這已是多次遭遇過“同一類尷尬”?重蹈覆轍又不期而至,折射出城市消防通道堵塞的“堰塞湖”問題,將再次引起公眾對消防救援的擔憂?
近年來,在城市高樓林立,商場超市、娛樂服務等人員聚集場所,因安全設施不全、安全告知不周、安全標識不清、消防設施失靈等遇突發火災施救受阻,使得城市公共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筆者質疑,消防通道不暢,消防設施缺位并不僅僅在某一個點、某一個地區存在,而是暴露出消防安全“短板”在全國還有多少?
“在滅火和實施救援的過程中,消防通道發揮的作用無法估量,說得嚴重一些,它是一條連通‘生’與‘死’的通道。在火災和實施救援中,消防車在與‘死神’賽跑,消防通道應時刻保證暢通,它的設計要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不能被占或被堵截,這樣我們的任何車才能順利到達現場,展開及時救援。 深圳光明榮健農產品批發市場突發火災施救不利,可能有多種原因,但是,不管出于何種原因,消防通道被其他車輛占用,特別是市場內的消防栓沒水,直接阻礙了現場救援,便是一種工作失職。相反,如果消防部門平時預防工作做得扎實一點,消防設施和救火措施更得力一點,就可以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循著近年因消防通道不暢和消防設施缺位問題的探源,我們發現:市場內消防栓沒水成擺設,更是一種致命“硬傷”。消防栓沒水,至少暴露出了兩個問題:一是無水可供。表明城建、供水等部門,未將公共消防栓同供水管網同步規劃同步實施一次建設到位;或對市政消防栓的建設、維護、保養工作嚴重缺位。二是監管虛設。表明消防部門對公眾聚集場所執法監管力度不夠,特別是對消防栓等消防設施、器材等,未能盡到定期檢測、維護、保養等職責,導致消防栓沒水卻渾然不知,留下重大安全隱患。
我們依然需要進一步反思追問:火災突然降臨——領導迅速指示——事故調查啟動——事故原因查明,追究責任,開展賠償,停產整頓……在這樣的邏輯循環中,重復上演的悲劇表明:檢討制度、檢討落實固然重要,但強化樹立全民防火意識,強化城市消防工作的責任心,消除 城市消防通道堵塞的“堰塞湖”問題是擺在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消防安全是關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大事。科學發展,首先是安全發展。已經付出的沉重代價令人扼腕,如何真正實現安全生產,如何徹底轉變發展方式,這一“明白”而沉重的話題,依然擺在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面前。
(崔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