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媒體發表了一篇《拉緊心中的“警戒線”》的文章,筆者贊同文章的觀點。但從筆者多年在石化企業基層工作的體會來看,實際中,拉緊心中的“警戒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它需要落實到企業生產的每個環節。
首先,要在生產前的安全檢查環節拉緊安全“警戒線”。生產前對各個設備和工藝流程的安全檢查是生產安全運行的基礎,因此在這一環節一定要拉緊安全“警戒線”,仔仔細細檢查每一臺設備、每一寸管線、每一個儀表、每一個螺絲和螺栓,從表到里、從地上到地下,進行立體全方位的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并對所查出的隱患進行徹底的、科學的整改。唯有如此,才能將外露和隱蔽的隱患全部查找出來并予以整改,確保設備和工藝流程安全運行。
其次,在生產的每個操控環節拉緊安全“警戒線”。石化生產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在生產操控中一環緊扣一環,每一個環節的操控都事關整體安全。管理層和生產操作層必須時刻拉緊每一個環節、每一步的安全“警戒線”,按安全操作規程要求精準操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步步安全,生產全系統過程安全。
再次,在提升安全技能環節拉緊安全“警戒線”。管理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能是否精熟,關系著生產安全與否。因此,企業管理人員和生產操作人員都要在安全技能上拉緊“警戒線”。要根據新設備、新工藝的技術要求,不斷強化安全技能的學習,在精確掌握安全生產知識的基礎上,要時時學習新技能,使自己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只有這樣,在指揮協調管理和生產操控中,才能精準操作、安全生產。
總之,拉緊安全“警戒線”不是一句空話,要落實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上。只有生產全過程都能夠拉緊“警戒線”,處處以高度的憂患意識,謹慎指揮、協調、操控,方能確保生產安全、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