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企業職工一次小小的“三違”行為引發。如何有效減少、杜絕事故的產生,這需要企業從事故中找尋方法,吸取事故經驗,最終將工作落實到班組中去,因此,班組安全建設尤為重要。
一、班組安全建設的必要性
2019年10月28日,應急管理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聯合下發《關于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應急〔2019〕107號)文件通知,要求從2019年開始至2021年底,重點在化工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企業(以下簡稱高危企業)實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水平提升,實施班組長安全技能提升專項培訓。
在企業實際安全生產過程中,班組是企業最基層的生產組織單元,班組長是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屬地監管”的第一責任人,也是落實安全生產“最后一公里”的具體負責人。做好班組安全建設,能夠扎實筑牢企業基層基礎,補齊企業安全管理“短板”,有效減少和杜絕“三違”現象,防止各類事故發生。
二、班組安全建設的內容
1.創建班組安全文化
班組可以多種形式開展安全文化創建活動,逐步形成全員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班組特點的安全價值觀,逐步塑造“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本質安全型員工,打造班組及崗位長效安全生產的本質安全型班組。
結合班組的特點,可推行現代化管理方法,在學習借鑒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突出行業特點和時代特色,在管理方法、操作方式、工藝裝備、工具量具、原燃材料等方面開展“五小”(小發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創新活動、安全QC小組活動,探索安全自主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班組的安全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逐步提升班組的文化素養
企業千條線,班組一針穿。企業的計劃、組織、指揮、控制、調節、監督及生產力三要素的科學結合等,最終都要落實到班組和班組員工的活動上。班組生產作業活動的質量和員工素質往往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質量的決定因素。因此,要加強班組安全建設,就必須把全面提高企業員工素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班組隊伍素質的高低是加強班組建設的關鍵環節。因此,要采取各種方式對班組進進行培訓,如:脫產學習、鼓勵自學、網絡教育、函授輔導等,為企業培育出高素質的班組隊伍,以提高班組管理水平,推動班組向標準化建設方向發展。
3.班組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按照企業應急救援體系和預案體系,結合班組特點,針對崗位存在薄弱環節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編制班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班組成員要熟練掌握緊急情況下的處置方法、處理程序、應急聯絡電話和聯絡方式。班組員工至少每年參加一次綜合預案或專項預案的培訓和演練,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培訓和演練;熟練使用各種應急器材,掌握應急器材的存放位置,應經常性對崗位應急器材進行的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有效、可靠。
三、結語
“海因里希法則”揭示了一個重要事故預防原理:死亡重傷害事故→輕傷害事故→無傷害事故→消除日常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日常管理是否到位,這是作為預防死亡重傷害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礎工作。現實中企業應抓好班組安全建設工作,降低“安全金字塔”的最底層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才能實現企業設定的總體方針,預防杜絕重大事故的出現,實現全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