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標準化是一個風險管理系統,它通過不同的單元與要素設計,實現風險的評估、管理與控制。它的核心是實現風險管理,實施基礎是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安全標準化系統不是一個孤立的管理系統,也不是一個全面否定企業現有安全管理的管理系統,它是在企業現有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與企業其他管理系統有機結合的管理系統,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一項捋順管理,提升水平的關鍵工程。 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數企業是民營中小企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基礎薄弱,安全管理機構和制度不健全,工藝技術裝備落后、陳舊、簡陋、自動化水平低,企業負責人和大多數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業務素質低,操作技能差,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不足,生產現場安全隱患較多,從業人員作業環境較為惡劣。使得安全生產標準化在這些企業的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到底難在何處,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一、企業對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理解上有偏差。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生產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各類企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由于大多數企業在發展中只關注經濟效益的提升,忽視了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不斷發生,給人民生命和國家及企業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教訓十分深刻。然而,沒經歷過血的教訓的企業,對開展安全標準化考評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理解上有偏差,主要表現為:
一是一些企業認為企業已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或者QS體系等體系的論證,就以為自身已經很規范,無需再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活動;
二是部分企業負責人對開展安全標準化考評工作的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認為是搞形式,走過場,舍不得在安全標準化考評準備上投入資金整改隱患,有觀望、得過且過的心理;
三是對目前已下發的考評標準理解上有偏差,認為這些標準只有大企業才能達到,認為自身作為中小企業,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達標;
四是認為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與否都不會影響自己賺錢,也不需要付出什么代價,不把創建工作放在眼里。
二、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是落實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的一種體現,是法律、法規賦予企業的責任,政府部門在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中應按照監管主體的要求履行職責,指導幫助監督企業做好安全標準化考評工作,但是,在與企業負責人和其他相關人員接觸時,大多流露出是政府要我們搞,企業在政府的領導下不得不搞,根本認識不到這項工作完完全全是企業自身的事情。因此,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被動的行為,是安全管理主體責任沒有真正落實到位的表現,是開展安全標準化的最大難點。
三、政府對于創建的相關政策不能全部落實
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推進本地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并對達標企業進行現金獎勵。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限于財力、人力等原因,并未對已達標企業進行獎勵,并且由于怕影響當地稅收、人員就業等問題,也不愿意對未達標企業進行處罰,這就使得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相關文件成為一紙空文,沒有對企業形成一種引導和約束作用,放任自流。
四、安全生產標準化缺少國家強制力的支撐
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作為對企業安全生產自我管理工作一種規范和提升,在企業思想認識水平尚未達到的情況下,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托國家強制力來支撐。很多企業熱衷于搞QS體系認證、ISO體系認證等,是因為這些體系認證在某些領域有門檻的前置準入約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而安全生產標準化卻不能享受這些“待遇”,既沒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約束,也不作為任何行政審批或行業進入的前置條件,僅僅依靠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部門的單打獨斗和苦口婆言,很難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也就使得推進工作,困難重重。
綜上所述,在地方中小企業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困難,既有企業本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層面的因素,但主要還是思想認識層面上的問題,只有通過各方協作努力,提高認識,加強引導,形成制約,才能促使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的同時,重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以期達到安全與生產齊頭并進,共創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