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冶金、礦山、機械、醫藥、化工、輕工等行業都不同程度存在職業病危害,而中小企業的職業危害更加突出。
杭州市出臺的《規劃》介紹,目前職業病數量比較龐大,比如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市累計報告塵肺病逾千例,且因多數職業病特別是慢性職業病潛伏期較長,實際發生的職業病數量大于報告數量。而塵肺病等職業病一旦發病不僅難以治愈,甚至危及生命。
《規劃》要求,用人單位尤其是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如實向勞動者告知職業病危害和防護應急措施,在高危行業推行職業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制度。
同時,杭州市要開展矽肺、電焊工塵肺、鉛中毒、苯中毒、錳中毒、汞中毒、職業性腫瘤和放射性職業病等重點職業病危害的監測,逐步建立職業病信息監測預警體系。
還要對鑄造、石英砂加工、水泥、礦山、冶金、陶瓷、鋼構等行業開展全面的塵肺病普查和粉塵危害調查,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粉塵危害治理。關閉粉塵危害嚴重、不具備職業病防治條件的小礦山、小鑄造廠、小冶金廠、小陶瓷廠等。
《規劃》要求,放射性工作場所,應落實接觸放射線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和健康監護管理制度。
杭州將建立專門的職業病醫療救治中心,中心將設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承擔全市職業病醫療救治的技術指導與培訓。蕭山區、余杭區和各縣(市)重點培育1家醫療機構承擔職業病醫療救治工作。
《規劃》要求,到2013年年底前,杭州要建立覆蓋全市的職業病醫療救治網絡,將基本職業衛生服務延伸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
通過一系列舉措,《規劃》要求,到2015年,杭州市新發塵肺病病例年均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基本消除急性職業性放射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