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轉變管理格局 職業健康與安全并重
來源: 齊魯網 瀏覽: 2626 發布于2011年06月13日
2010年12月,勝利油田管理局安全環保處成立了一個新的科室——職業健康科,職業健康工作再一次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局安全環保處負責人解釋,如今油田HSE管理體系的格局,已從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向著安全、環保、健康三者并重轉變。 “以人為本”的職業健康查體
薄其波是油田疾控中心職防科的一名負責人,根據油田安排,他從2011年正月十五開始,帶領著查體專業組的7名工作人員,對油田從業人員(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查體。據他們介紹,每年年初開始,他們都要對油田涉及職業危害工作人員進行全面體檢。
油田現有二級單位70個,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二級單位51個,有毒有害作業崗位1400余個,職業危害接觸人數為23900余人。主要分布在鉆井隊、作業隊、注水站、注聚站、采油隊、海上平臺等基層單位。
職工的健康,關系著企業的興旺發達,而職業病的防治,也是油田義不容辭的責任。一直以來,油田都高度重視職業健康工作,2008年2月14日,油田分別以勝油公司發[2008]19號和勝油局發[2008]47號文下發了《職業衛生管理規定》,對油田職業健康管理的方方面面進行了細化,進一步規范了油田職業健康各項工作。
而職業健康查體關系到職工的切身權益。對于職工的查體,油田要求全面、準確,對于影響勞動者身體的環境因素,要求全面檢查,做到“滴水不漏”。油田還充分發揮職業病門診和臨床的作用,對于檢查出現健康狀況的從業人員,除了進行健康監護,直至其出院外,每年還要進行復查、復治及建檔,實現了統一管理。
據安全環保處統計,三年來,油田有害作業人員受檢率92.6%,查出患職業禁忌51例,職業病門診1260人次,治愈(好轉)率達90%以上。
全面系統開展職業危害評價
4月下旬,油田對在建的海洋采油廠海三聯合站進行評審,主要針對項目建設中可能存在的粉塵、有毒化學物質、噪聲等有毒有害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進行評價,如今,該項目已經通過驗收。據安全環保處介紹,除了每年對職工進行的健康查體外,油田疾控中心職防科另外一項工作就是職業危害評價。目前職業危害評價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建項目的職業病危害評價,另一種控制效果評價。
對于項目是否會對職工產生危害,油田疾控中心職防科擁有權威的發言權。該科設有職業衛生檢測檢驗、建設項目評價、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診治等專業崗位,擁有量值準確、性能可靠的儀器設備,可以對全油田“三同時”和有害作業場所治理改造項目進行全面管理,科學評價作業場所的危害程度,一旦對發現超標的場所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整改建議,商量解決的辦法,盡快給予治理。目前,油田疾控中心職防科已經取得了國家衛生部頒發的“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甲級)”和山東省衛生廳頒發的“放射衛生防護檢測與評價”、“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等資質。
作為中石化僅有的三家職業衛生評價機構之一,油田先后完成了“勝利作業五號平臺”、“純梁集中供熱工程”等40余個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評價,為廣大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據安全環保處統計,從2009年開始,油田實際治理改造項目120余項,實際投資近2000萬元。共檢測有害作業崗位1723個,合格崗位1658個,監測率及監測合格率分別為81.2%和96.0%,并對超標的有害作業場所全部下發了限期整改的建議。
攜手共筑職業健康“防火墻”
宣傳周只是油田職防工作的一個方面。在實際工作中,油田注重做好職業健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落實。油田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每次到基層檢查的同時,向職工宣講一些職業健康的理論及防護知識,不斷提高接觸有害作業人員的防護意識。
油田將職業健康教育與安全教育緊密結合,采用上安全課、召開座談會及問卷調查等形式,積極開展有害作業人員上崗前及定期的培訓工作。2010年,油田組織舉辦了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班一期,共培訓110人。
在此基礎上,油田注重平時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在開展的第83、84、85次崗位責任制大檢查活動中,均將對各用人單位的職業健康工作考核納入其中。崗檢工作中,油田成立了6個檢查組,每組包括安全環保、職業健康、基建、設備、消防等多部門的專業人員,歷時近一個月在全油田范圍內同步開展崗位責任制大檢查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
“職業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油田安全環保處工作人員解釋,在加強管理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職工能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勞動防護設施,按照要求主動佩戴防塵、防毒口罩及防噪聲、射線的個體防護用品,從而遠離職業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