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取得應有的收獲,應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先期策劃是關鍵:應在摸清企業安全現狀的基礎上進行精心策劃,策劃實施的計劃、目標和資源投入等,關鍵點一是要嚴格要求,二是要結合實際。如一些硬件設施目前達不到標準要求,就應該認真分析,屬于與事故隱患直接有關的應立即整改,間接有關的,應納入企業中期規劃解決。
掌握標準是前提:《考評標準》的執行難點是對安全風險程度的掌握,應注意不應單純以得分值大小作為是否需整改的依據。有的項目即使不得分也不影響考評總值,但如果該項目與安全隱患有直接關系,且企業有條件立即整改,則必須整改,否則,在政府生產監督管理核準時是不能通過的。因此,企業有關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人員應學習、消化標準,準確掌握標準。
編制文件是基礎:《考評標準》是專業性、通用性的標準,適用于各類機械制造企業。如何結合企業的機構設置、作業流程、安全現狀等使文件具體化、可操作化,是企業應進行的基礎工作。不少企業將標準的要求轉化為企業常規性文件,如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等下發執行,確保標準為基層掌握,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現場整改是重點:標準的要求以文件形式下發到實施部門后,還應制定整改的計劃,落實現場整改的資源、進度和技術問題。一些企業采取了聘請安全專業機構咨詢、到同類企業學習等方法,均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自查自評是手段:自查包括前期的自查摸底,也包括整改中的自查,可以是多次;;評則是規范、系統的按《考評方法》進行的內部考評。兩者雖然有區別,但都是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手段,切不可走過場。通過檢查,發現問題繼續整改,經過幾次循環,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就會見到成效。
(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