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安監總局發布消息:截至10月底全國共關停存在各類事故隱患的危化品企業2787家。(見11月30日 中國安全生產網)
從通報上看,這些被關停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是被依法責令關閉取締或停產整頓的。那有沒有企業自行關閉的呢?我看極少,微乎其微!業主要能認識到自己再繼續違法、違規生產,就很可能攤上大事兒,于是懸崖勒馬及時停產、消除安全隱患,企業果真有如此的“安全自覺”,那簡直勝過千劑良藥、萬劑良方,比下多少份法律文書都有效用。
在《新安全生產法》正式實施后,我們區政府領導約談了域內兩戶重大危險企業,讓企業負責人明白《新安法》的違法成本可比以前大多了,無論是罰金還是刑責,企業絕不能再抱著僥幸心理得過且過了。約談后,我們還把市安監局編印整理的《新安全生產法》,給所有與會者都發了一份。后來,我們到其中一家化工廠開展例行安全檢查,隨行專家直言不諱的指出:企業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要立即整改再拖下去肯定要出事兒。企業老板卻說這廠子就要動遷了,本想多生產一天就能多賺一天錢。我直白告訴他:上回區長約談你,還發了一本《新安法》,你回去看沒看啊?廠子都到這境地了,可別臨秋末晚再攤上起安全事故,你那點拆遷費都不夠賠償和罰款的,好好算算吧,你冒險生產賺倆風險錢、辛苦錢,到底值不值?…….可能他真動心了,再說了連我們看著都不行,更何況上邊省、市各級暗查暗訪組呢!沒過多久,企業就主動拆除了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生產線,徹底停產等待搬遷了。
強行關停一家企業,也許有很多辦法,比如:停電、停水、停氣,派人24小時巡查督辦。但都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業主要是跟你“打游擊”,你即便三頭六臂也會有“打盹、分神”的時候。終究還是有出事的風險,而真正的安全,就是讓企業自己主動不想干、不再干了。有時候“疏導”,真就遠遠勝過 “封堵”。
(朱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