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復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化工過程機械/安全工程專業 系主任 副教授 伍勇
硝化反應通常是指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取代氫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應。硝化反應的危險性要視具體的工藝條件而定,一般而言其危險性主要體現在反應過程、硝化劑以及硝化產物三個方面:
1、硝化過程是一個強放熱反應,引入一個硝基每摩爾反應放熱量約為152.2~153 kJ,反應過程中如控溫不當(冷卻能力不足)則可引起反應系統劇烈溫升從而導致爆炸事故。
2、硝化反應常用的硝化劑(如硝硫混酸)具有強烈的氧化性和腐蝕性,與有機化合物接觸時可能會發生氧化反應而放出熱量和氣體,造成爆炸事故。
3、硝化過程中如果有水進入到反應體系中會引起溫度急劇上升,促使硝酸分解后造成設備腐蝕和爆炸事故。
4、硝化反應的產物大都有燃燒爆炸危險性,如梯恩梯(TNT)、硝基苯和硝化甘油等,遇點火源極易發生燃燒爆炸事故。
氯化反應是以氯原子取代有機化合物中氫原子的反應,其危險性要視具體的工藝條件而定。一般而言氯化反應的危險性存在于反應過程本身和氯化劑兩個方面:
1、氯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過程中如果能冷卻能力不足有可能發生反應熱失控而導致爆炸事故。
2、常用的氯化劑氯氣具有毒性,由于泄漏或者尾氣排放進入大氣后可能造成人員中毒事故。
3、氯氣遇水后形成酸會對設備產生腐蝕,容易引起泄漏事故。
4、氯氣具有助燃性,與工藝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氫氣、乙炔、松節油、氨、烴類等介質劇烈反應而發生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