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與北京朗泰華科技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第八屆化工行業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交流研討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會議形成了“管工作必須管安全,管安全就是管風險,管風險要靠技術、提升能力” 的共識。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風險是動態的,風險管控措施必須完好、在用、管用,隱患必須治理才能有效降低風險。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路念明代表主辦方致辭。他強調,管安全就是管風險,遏事故必須除隱患。無論是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安委會印發的《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還是近來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組織開展的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檢查、第三輪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硝酸銨等爆炸性危險化學品專項檢查等,無不凸顯了加強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工作思路,基于風險的理念已經滲透進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方方面面。協會組織本次研討會,目的就是搭建交流平臺,集眾智、聚合力,把風險管控理念、方法以及成果集中展現,讓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助力危險化學品企業提升風險防控水平,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隨后,14位專家學者分享了關于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的新理念、新技術及企業實踐經驗。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監管部副總經理王玉臺強調要正確理解安全風險管理。他認為,生產安全風險是安全不期望事故事件概率與其可能后果嚴重程度的綜合結果。而量化是風險管理的關鍵,沒有量化的安全風險管理只是安全管理的另一個稱呼而已。據王玉臺介紹,中國石化開展安全風險管理已有6年,并將“識別大風險,消除大隱患,杜絕大事故”作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主線。他在發言中著重介紹了中國石化在建立數字化安全風險矩陣、構建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全面推進風險識別、全面應用風險排查表、全面實施風險清單管理、強化重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管控、建設量化風險管理平臺等方面的實踐經驗。
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副主任牟善軍介紹了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技術的現狀與未來。他強調,風險預警監測系統是落實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重要舉措,可以幫助企業確保控制安全風險的條件處于有效狀態,幫助政府掌握企業安全管理的有效狀態、發現問題及時干預,但不能替代報警系統、定量風險評估、企業主體責任,也不能預測未來。據他介紹,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將完成約4000家重大危險源企業的三四級罐區、高危工藝生產裝置、廠區泄漏等數據接入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并實現風險預警。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毅峰作了題為《基于風險的系統性安全管理》的報告。他認為,基于風險的系統性安全管理就是要將安全管理的各個要素融入到日常的制造生產管理體系中,使其形成高度自覺的安全文化,并將這種文化作為永久的基因進行傳承。要做到系統性安全管理,卓越的安全領導、嚴格的安全紀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組織機構、優良的安全文化這五方面缺一不可。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法規標準部副主任孫志巖介紹了《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范》(GB 30871-2014)的修訂思路。
北京思創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納永良作了題為《關口前移 源頭管控——論化工企業雙預防機制的建設與運行》的報告。
北京安必達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彬作了題為《基于場景的化工過程風險動態管控技術》的報告。
中國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風險評估所所長黨文義作了題為《中國石化安全風險管理系統的應用》的報告。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程長進作了題為《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典型問題分析》的報告。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研究所博士楊春生作了題為《化工園區風險特點及其管控措施》的報告。
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硝化分會會長、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旭斌作了題為《涉硝工藝安全風險關注點探討》的報告。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工學院副院長劉義作了題為《化工企業本質安全評估方法》報告。
DNV·GL油氣部風險管理咨詢業務經理張文海作了題為《QRA在風險管理決策中的作用》的報告。
巴斯夫大中華區運輸與分銷安全經理李東紅作了題為《巴斯夫化學品儲存安全管理實踐》的報告。
德凱達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過程安全與組織可靠性事業部咨詢總監蘇德亮作了題為《基于風險的粉塵危害評估和防護設計》的報告。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總工程師程長進與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郝軍主持。
來自全國各地應急管理部門、化工企業、安全咨詢服務機構、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單位的4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