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于2個月前留言:
我已經進入協會專家庫,請問如何申請取得專家證,需要聯系哪個部門?
高*妮
于2個月前留言:
2025.2.15-2.16 2025年危險化學品重點縣指導服務專家培訓回放是否上線到化危為安線上培訓平臺?如何查看學習?
周*沛
于2個月前留言:
《化工企業工藝報警管理實施指南》等兩項團體標準發布中打開附件為報批稿
劉*偉
于2個月前留言:
您好,本人想參加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試,并在考試合格后領取證書,請問在哪里報名參加培訓并考試,謝謝。
武*泉
于2個月前留言:
老師,您好,本人已入專家庫,請問接下來是什么流程,怎么進行工作聯系,有沒有什么具體聯系人?謝謝。
徐*斌
于2個月前留言:
氯氣安全技術規范中提到:氯氣設備、管道的安全閥前應設置爆破片,安全閥和爆破片之間設壓力監測,安全閥放空線引至事故氯吸收裝置。事故氯吸收裝置與有毒氣體報警器聯鎖,開啟風機、堿液循環泵,未與安全閥聯鎖,安全閥起跳后,氯氣進入事故氯吸收塔,沒有進行吸收不等于直接放空么?
張*亮
于2個月前留言:
您好,我們是煤制油企業,設計標準是按照石化標準設計,其中烯烴分離裝置導熱油系統也是按照石油化工防火標準設計,今年專家檢查用精細化工防火標準檢查,請問是否必須執行精細化工防火標準?謝謝。
金*強
于2個月前留言:
你好,請問“化危為安“線上講堂在110期以后怎么不發布PPT課件了呢?
羅*祥
于2個月前留言:
專家你好,危險化學品倉庫儲存通則(GB15603-2022)里6.2.3條 堆碼應符合包裝標志要求包裝無堆碼標志的危險化學品堆碼高度應不超過3m(不含托盤等的高度),6.2.4條 采用貨架存放時,應置于托盤上并采取固定措施)。請問貨架存放時,是否也需要按照6.2.3條要求高度不超過3m(不含托盤等的高度)?
蔣*科
于2個月前留言:
我本人考取有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專業)、化學工程工程師,從事危險化學品行業監管5年,我可以申請成為個人會員嗎?或者入專家庫?
陳*某
于2個月前留言:
《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 AQ/T3034-2022》4.12.9 企業應通過風險分析或情景構建制定重大危險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定期進行演練。重大危險源專項應急預案至少每半年演練一次,重大危險源的現場處置方案至少每3個月演練一次。 根據以上條文想咨詢:1、重大危險源是否必須同時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2、如果一個重大危險源同時有多個專項應急預案和多個現場處置方案,是否每個重大危險源的每個專項半年演練1次,每個現場處置方案每季度演練1次?3、如果重大危險源停產停用,是否還需要演練?
陳*翔
于2個月前留言:
協會專家您好:應急管理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的事故風險特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運輸單位,礦山、金屬冶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 以及賓館、商場、娛樂場所、旅游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經營單位, 應當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演練,并將演練情況報送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作為危化企業,應急演練計劃制定時分為公司級和部門級,根據以上條文想咨詢:1、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共計至少4次演練是否都必須是公司級演練,公司級是否可以只組織2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2次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練由部門來組織?
武*棟
于2個月前留言:
您好,我已經進入專家庫,請問怎么獲取專家證,才能參加工作,需要聯系哪個部門?
夏*天
于2個月前留言:
老師您好,麻煩請教一下臨時用電設備接地體的要求,規范要求采用角鋼、鋼管或光面圓鋼,不得采用螺紋鋼,但是埋地深度規范要求是多少,0.5、0.6還是0.7,然后接地體的長度要求是多少,謝謝。
崔*偉
于2個月前留言:
請問重大危險源評估標準中的常駐人口是指那些人
王*恒
于2個月前留言:
專家您好,請問危險化學品企業在進行設備維修需要關閉一個高處(7米左右)的閥門,此閥門平時不是經常性的開關,僅在維修時才會進行開關,這樣的情況下是否需要辦理高處作業證?
張*平
于2個月前留言:
化工企業工藝人員去管廊上開關閥門是否需要辦理高處作業票?(閥門距離地面3米)
楊*華
于2個月前留言:
單獨GDS系統信號總線不可以嗎,非要分線接入控制器嗎,
謝*疆
于2個月前留言:
我已經進入協會專家庫,請問如何申請取得專家證,需要聯系哪個部門?
代*明
于3個月前留言:
專家您好!請問《硝化工藝安全生產技術規范》《硝化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南》表1第7條,對硝化工藝,評估物料組成變化引起的熱風險變化。這個物料變化熱風險反應評估是選取幾個比例來做還是怎么做呢?又如何確定代表性呢?感謝!!!